中国武术谚语解~12

(0)

相关推荐

  • 武术|大成拳七步功法(上)

    [简介]大成拳是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站桩.试力.摩擦步.试声.发力.推手.实作七步功法组成.无固定招法和拳套,强调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

  • 【每天老照片】--3688--峨眉武术世家照片资料

    峨眉通背缠丝拳基本体势: 天应星,地应潮:顶天立地,哼哈弹抖. 顶则虚灵上拔之飘逸,沉则松肩接地之凝重: 前后相拔则得力贯通身之道,遂成浑圆整劲. 低姿入地,力从根发,劲整而力聚: 高势飘然,机含万变 ...

  • 中国武术谚语解~22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内 外 功 "以气攻病". 医家 / 道家,均作此语. 而武家锻练,亦有用之. "气"不是空气. 不是呼吸,虽然有时与呼吸并行. &qu ...

  • 中国武术谚语解~21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 霸王缷甲也就是王八 (霸) 缷甲,叫人先把背上的乌龟壳子缷下来,如脱甲冑:才能练拳 ". 流传于美国武林的沈痛之语...... 叱责的是手脚 ...

  • 中国武术谚语解~20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 五趾不抓地,抓地在发劲 ". 忽雷架语说明"足心含空,五趾抓地"的武谚,不是常态. 而应该是全脚放松,"五趾不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9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 起式如挑担,进步如槐虫". 形意拳语,而具普遍之教训. "起式"不是套路之开始,乃指招"式"之&qu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7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拳打千遍,身法自现(然)". "拳打"多了,当然熟练. 然而.如在训练之中,只作手脚上下两盘之配合,而不着意追求"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6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基 因 库 "打拳(练武)不是走路.吃饭". 教训吾人,"练武"必须真诚.专心. 必须重新做人,改变常人举手投足的动作习惯,而练成武术独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5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門 法  "身法最难". 几几乎人同此语. 老师告诫学生,学生感慨系之... 人嘛,四肢活泼,躯干呆板. 而.中国武术偏偏必须以躯干投入,始成全局.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3

    武林流传/徐纪注解 入 門 法  "打拳不溜腿,到老(终归)冒失鬼". "溜腿"就是暖身.拉筋的预备运动.一者避免受伤,再者容易进功,使"打拳&quo ...

  • 中国武术谚语解~11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入 门 法   "一拳入门".  此谚非指"一"个"拳"派"入门",而后始可兼习他派. 而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