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知足不辱
相关推荐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符合道,战马用来运粪种田 ...
-
《道德经》中的“道”究竟是什么?搞明白了这个才算读懂
<道德经>共81章,分为上下两编,一为道,一为德.其中,"道"在全文出现70多次,"德"在全文出现40多次. 由此可见,在老子的心目中," ...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道恒无名 化而欲作 不辱以静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 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恒无名 大道永恒,自然.无争:有功不居,有名不就,故而大道无名. ...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无为就是不乱作为,是自然而为,按规律而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候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前三十七章 ...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誉与身体哪个更亲近?身体与财货哪个更重要?获得 ...
-
《道德经》四十四章《知足不辱》悟读述杂【44】一一一
《道德经》四十四章《知足不辱》悟读述杂【44】一一一
-
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拿捏分寸的人,才真正厉害!
愚羔谈历史 2021-03-27 15:19 我们经常会为失去的东西,而难过:为得不到的东西,而遗憾.如果你能读懂老子,思维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告诉我们:一个人失去 ...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44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这是醒人三问.这三问让忙碌奔波的人,停下来,想一想,我们 ...
-
《道德经》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一部分: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是虚名重要还是身体重要,是 ...
-
【金玉良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道德经》
芒种风向标 2020-11-22 13:3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 ...
-
《道德经》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①多:重视.尊重. ②亡:失去.丢失. ③爱:吝惜,舍不得. [译文] 名誉和生 ...
-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
老子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