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分享:适合小学三四年级同学的精读法,掌握3个批注技能,阅读终身受益……

阅读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每个阶段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如何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才是我们家长和老师需要在语文教育中思考的。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对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就提高了一大截,包括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开始掌握精读的方法,理解文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体会不出来,我理解的和老师讲的不一样,老师强调阅读,我看一本书很快,三下五除二就翻完了,这有什么不对吗?

在三年级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觉得语文学习很难,老师总是强调要理解,关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中心句子的表达意思。学生无法理解,自然在阅读练习中没办法去掌握精读的方法。小岛老师分享3个批注法,通过像做语文笔记一样,我们建立精读的意识,通过批注来进行精读练习,可以快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语文学习和阅读练习中,都来试试这3个方法。

1、带着问题来批注阅读,培养思考能力

语文老师们常说,要培养语文思维,培养思考能力,通过阅读可以实现吗?是可以的,但是怎样让学生在边阅读的过程中去边思考呢?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的课堂上会带领学生去习惯这个学习方式,边阅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解决课后练习,这就是精读课文。在阅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思考来达到精读的目的。只是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何通过精读的技巧来培养思考能力。小岛老师是用批注阅读的方法,把在阅读中的问题直接写在书上的空白处。一开始有同学不知道怎么写,小岛老师就让大家把不懂的地方写下来。

不管是什么课外书、阅读物,在阅读练习的时候,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句子、陌生的词语,都可以成为我们问题批注的对象。把这个疑问写一写,画一画,做好标记。这是在第一遍阅读中,我们应该要做的精读准备。既然是精读,那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有了问题,我们就要去解决。查字典、找工具书、问老师,想办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在第二遍精读练习中,你就可以写上答案。找到了问题,有了思考,解决了问题,这是精读练习所达到的阅读目标。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进步了。

2、带着体会来批注阅读,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对于阅读理解,这是主观题的部分,我们带着主观意识来答题,是没有唯一性的标准答案。主观题的得分有关键词、字的得分点,只要你写出来,就能得分。那么怎样去体会?准确地写出这些得分点,这是需要我们对文章、段落、字词句有准确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要准确。相信同学们在精读练习的过程中,会遇到阅读了很多遍都无法理解的地方。在学课文的时候,老师说课文中的某个词能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是你体会不到,你没办法产生共情,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词语。

带着体会来批注阅读,这是精读练习中的阅读目标。精读就是要体会作者用文字传达出的情感,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那么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下什么批注呢?就是随时随地的感情,你看到作者的一句话,理解不了,写下来你的问题,你的理解,尽管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在这个思考和区分的过程中,你就能找到阅读的规律和学习的奥妙。而且把体会写在书的空白地方,还可以和同学、老师来交流想法,相信通过交流和沟通,你也能收获答案和学习的目标。

3、带着想法来批注阅读,培养理解答题能力

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三四年级的学生,正是需要大量想象力的阶段,包括阅读理解的答题能力,有什么想法、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些开放式的问题,都需要同学们的想象力,所以带着想法来批注阅读,就是帮我们锻炼想象力的精读方法。在阅读的时候,你受到了文字怎样的启发,都可以写在书里的空白处,甚至帮角色、主人公去创造剧情和故事。带着想法,也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好句子、好词语,再读一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