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13)

                       13

1981年进入11月以来,连续不断地下雨,一连下了半个多月都没有要晴起来的迹象。7日是立冬,立冬之后还是接连不断地下雨。

雨像布帘一样挂在空中,寒冷的风从窗户里吹进来,逼得人好打冷颤。雨落在美人蕉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久雨,美人蕉叶已经由碧绿渐变为枯黄色了。

中午,教师们围着厨房里的圆桌吃饭。“呼——,呼——”,风从瓦顶掠过,房门被风吹得摇摇摆动。突然,又一阵风巨风刮来,屋顶上像被人踏着踩过,哗哗作响,吓得人胆颤心惊。忽然又一阵飓风从外刮来,把厨房门嘭地一声关了起来,巨大的声响,吓得大家一跳。

胡章亭老师说:“这样下去很危险的,这房子都可能被吹倒塌了。”

许昌金说:“现在天要收人了,你田里东西种起来也叫你收不进来吃。”

胡向荣说:“你们赶快去买几担米起来好了,明年米价一定上涨。”

金四宝说:“有资本的真可以买一些起来,明年涨五元一担是肯定有的。”

许创生边说:“唉,难怪有人说,现在的领导人天都不服,黄河、长江缺口,黑龙江发大水,福建、广东、四川洪水泛滥,水灾不断,天收人了。”他双手抖动着手掌,低着头,显得苦逼急躁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不管人们怎么议论雨的坏处,雨还是照旧不断地下着。

山涧流水顺溪而下,由小溪汇入大溪,大溪洪水溢出溪塍,洪流就像脱僵的野马,肆意地在田间横冲直撞,金黄的稻谷被淹。山脚下的渠道被冲毁,洪水如脱缰野马一般奔泻而下,所向披靡。旱地里的玉米、蕃薯、糖梗等无一幸免。农村里一些陈旧的民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有的已经倒塌,有的塌了半间,有的墙壁裂开大条的缝。紫薇山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婆婆,戴着一个笠帽,柱着一根棍子,从学校门前的泥泞小路中走过,雨水打在那满脸皱纹的脸上。

学校前面的小溪里,溪水接近平溪塍,小桥下流水与下面有一个近2米的落差,洪流冲下去的时候,发出了轰隆的鸣响,流水回漩几个圈圈后才向下游涌去,一派壮观景象。

两天后的周一早上,许基茂一来,就向大家讲述了发生在胜利公社塘西小学的一件事。

胜利公社塘西小学是借用民房作教室的,由于近来风雨肆虐,房子出现了倒塌之险。

那一天,胜利公社正在召开各大队支部书记会议。塘西大队的支部书记虽在公社开会,但他总感觉到今天要出事似的,坐立不安。

那时,他的儿子在小学里读书。他想起风雨中的教室,屁股总坐不稳,好像是坐在针毡上一样,他就从会场中退出来,外面雨像断了线似的,不住地落下来。

他撑着伞,心神不宁地来到学校。只见学生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教师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朗朗的书声盖过窗外的雨声。

支部书记来到学校,本想把儿子从教室里叫出来,叫他今天别上学了,但他一想:我只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恐怕有点不妥。他在教室门口停了一会儿,又回公社开会去了。

公社书记在台上作报告,但这个大队支部书记似乎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他老在想着危房和教室里的独生儿子,心神不宁。他看着窗外飘洒的雨,心里如火焚一样,最后终于又坐不住了,又离开会场。其他开会的人觉得他今天情绪有些反常,但谁也没有开口去问他。

他又到学校,找到了校长,校长在这个支部书记的启发下,恍然大悟,立刻同他到教室里察看,这时,恰巧有一块黄泥从墙上掉下来,“啪”地一下砸在他俩的脚前,他们的裤脚上溅起上了许多污泥。他俩急奔到教室里叫同学们赶快离开教室。

这时教室里已乱作一团。这教室只有一个门口,35个学生,一齐都要往外涌,大家都挤在门口出不来。一些被挤出教室的门口,也没地方好躲,只得在空中淋雨。雨下的又大又急,有的不肯出来,有的出来的学生还想回教室里避雨。有的大叫“我的书包还没有拿出来。”有的说“我的雨伞没有拿出来。”有的嚷着“我的钢笔掉了。”这下可急坏了校长和大队支部书记,他俩就大声叫嚷:“全体同学,不要管东西丢在里面了,人先跑出来……”

在校长、大队支部书记和老师的组织下,学生们迅速从旧民房中撤离出来,孩子们一个个全部站在风雨中,冰冷的雨打在小孩子的脸上。不一会儿,房子在一阵巨风雨中“哗啦啦”一下子倒了下来。

这时,全村的家长惊呼着,哭喊着,惊恐万状地往学校跑。他们跑到学校,看到站在风雨中的孩子,悬着的心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家长们看着老师、校长和支部书记,一股热流顿时涌遍了全身,他们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这时校长呆若木鸡,脸色吓得煞白,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眼前的这个支部书记,那个女老师好像在惊恐中还没有苏醒过来,也脸色煞白,神色恐惧。

全公社的人听说这事件后,都长长地吁出了一口长气,感谢老天开眼,感谢大队支部书记及时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也听到这样的说法:说这些孩子命不该绝,有神灵相助。大队支总书记好像有鬼神在催促他,否则他为什么会这样焦急不安呢?

据调查,这35个学生当中,有五个是独生子女(包括大队支部书记的儿子),如果这次事故发生的话,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惨局呢?人们想都不敢往下想。

从这次严重的教训中,我看到教育设备的落后。我认为,政府有责任保证师生教学环境的安全,对那些旧房危房必须进行改造。(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

(0)

相关推荐

  • 家(十)/作者:林承金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教育教学|留守儿童问题 仙桥村及其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像梅山,塔子山,叉子山,毛狗尖,马屁股山,三教洞,乌龙洞等围绕在周围 ...

  • 第七章 王红旗夺权(上)

    王红旗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个子不高,大概有一米六五左右.他皮肤白皙,脸上常常挂着笑.一笑,眼睛就眯缝到了一起.他年纪虽轻,但是,头发已经稀落了,头顶就像是一块山坡地,中间薄,四周肥.没法,便只好来 ...

  • 赣鄱专栏 | 邓海凤:难忘校园情深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邓海凤 / 图:网络 一九六八年初,黄溪大队党支部书记突然问我要去教书吗?当时我懵了,教 ...

  • 《丹江女人》之丹花(27):巡夜幽灵

    编者按:<丹江女人>之丹花进入第四章:巡夜幽灵.内容提要:村霸王烈驹背着枪巡夜,看上谁家媳妇,就把枪靠到谁家门口.白家庄迁到红旗村,进入了王烈驹的"保护区".王烈驹见到 ...

  • 焦爱民丨在教书育人的日子里

    一 能当教师纯属偶然,也是我一生命运的转折.从那时起,我接近了知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一步步走向成熟.也是从那时起,凭借着自己超出常人十倍的努力,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人生. "文革&q ...

  • [陈预果作品] 龙江魂

      一.舟中计划 公元1963年2月7日,又是一夜没睡的县委书记刘秉仁,来回踱步在办公室里面.他在苦苦地冥思:自从去年八月份以来,闽南大地一片大晴天天气,每天太阳公公总是笑眯眯巡回着,不知几个月以来高 ...

  • 【文行天下】(白庐)永远的遗憾

    <文艺众家>第二期同题征文<他 (她  它)>征稿启事: 时间:2016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内容:可写人,可写物,爱情.亲情.友情皆可.形式:诗歌 散文 小说 书法 绘 ...

  • (长篇连载)夺印(第6章 3) ||张学武(河北)

    夺印 张学武著 落英小桥编辑 第六章 (3) 大年初三的上午,姜俊年来到了白草公社. 虽然是正月,天气寒冷,但一进白草,就感觉到一股战斗的气氛扑面而来,让人热血沸腾,浑身为之一振.白草公社的白草大队就 ...

  • 【040】“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许敬山作品

    老 爸 许敬山(黑龙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当听到这首高亢雄壮.熟悉而又亲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便回想起我那奔赴抗美援朝前线而光荣退伍的老兵.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6)

                       56 每月9日,是教育系统发工资的日子.工资定级后,我每月的工资43.5元,扣掉每月菜金5-6元,真正能发到手中支配的钱只有30多元.刚开始工作,有很多的东西需要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5)

                      55 许宅旧厅村的许基忠老师,原名许先顺,年轻时天资聪颖,学习很优秀.他的堂兄叫许基忠,许基忠读书也很优秀,后来考上了浙江大学畜牧兽医系,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居然要放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4)

                         54 星期四是我一周中最累且最难熬的一天.这一天,我的语文课都排成了作文课,上午甲班2节,下午丁班2节.单周写作文,双周作文讲评.语文老师被作文批改和讲评作文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3)

                             53 有一天,我翻开<六十年散文选介>来读,当读到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我"怀疑阿长谋害了"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2)

                       52 改革开放之后,西装逐渐在国人中流行起来.我第一次穿西装是在1982年9月底.我在黄田畈市场上花15元钱买来了一套灰白色带浅格的西装,配上白色的假领,虽然没有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1)

    51 十月一日放假一天,我和胡章亭老师相约去永康方岩玩.方岩从黄田畈去,大约80里路,那时候,我刚买了一辆半新自行车,心想去方岩应该不很吃力. 胡章亭老师说:"拜胡公是要夫妻双双出门,双双进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50)

                     50 傍晚,桔红色的晚霞铺满天际,一弯上弦月悬在空中,稀疏的星星忽闪忽闪的,公路上偶尔有汽车和自行车驶过,夜色的帐幔渐渐地把大地万物笼盖了起来. 我和冯老师一同在田间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49)

                           49 一天下午的自修课,我拿着一本<诗经>,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去,准备向学生讲<诗经>开篇诗<关雎>. 那时,我刚22 ...

  • 陆文三 | 水月庵里写春秋(48)

                      48 9月16日,农历七月廿九.刚刚放学,许咏梅就到我的寝室门口叫我:"陆老师,晚上到我们村看民俗活动." 我说:"什么民俗活动?&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