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中的“王”

《张迁碑》中的这个要王,打破了所有人对王字的认知。本来很对称规矩的一个王写成了歪歪扭扭的样子。很多人都质疑我的这种分析,都说是古人随便一写根本没有想那么多。我也坚信古人在写字时大脑不会主动去设计这些东西,但为什么我还要做这些分析。我的答案就是要在无意中(偶然中)去把握必然的审美规律,也就是这个碑刻反应出来的审美风格。这个王字中竖基本垂直,两侧的外边线明显的对齐成不同斜角的两根竖线,但重心仍然是稳定的。

这个全字一打眼像一个金字,但仔细一看缺了一横。作者把中间一横分解成两个三角点,并且是不对称的两个三角。

我们现在看到的王字旁原来多数都是玉字旁变来的,所以《张迁碑》中王字旁还是带点,但这点有的在上有的在下。

从《张迁碑》中王字旁的几个字看,王字旁和右边部分体量差距很大,并且被右部分所上下包含。

通过临习《张迁碑》,我发现横竖交叉时出头短一点能增强字的拙味。

如果一个人是《张迁碑》是直愣的,那说明他没注意到其中的各种向背弧线。

根据横划的多少去确定横划的间距。

当前《张迁碑》呈现出来的效果看,横画之间并不是绝对平行,也不是间隔绝对相等。所以应该理解当前展览中大家对这种微妙变化的强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