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的湖南共产党人 | 向警予:模范妇女领袖

(0)

相关推荐

  • 人民不会忘记,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27周年

    七律·人民不会忘记不朽精神傲九天,光辉思想越千年.奇谋武略垂青古,霸气雄文著笔端.沧海横流凭虎踞,狂风骤雨任龙盘.开国领袖华辰日,寄去诗心一寸丹.

  • 从黄浦码头起航 :他们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找真理(下)【寻找红色印记】|李维汉

    1919年-1920年轰轰烈烈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于背井离乡的中国青年来说,既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也是一场辛酸艰苦的挑战. 上期从黄浦码头起航 :他们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找真理(上)[寻找红色印记] ...

  • 在防汛救灾中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

    当前全国已陆续进入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近日,陕西勉县.蓝田县等地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勉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造成西安.汉中.安康等9市2 ...

  • 难从海国问红妆

    原标题:难从海国问红妆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1919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新民学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二大后,在党中央机关做妇女工作.1 ...

  • 这位湘妹子是“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11 干一番"真事业" 向警予的故事 向警予,女,原名向俊贤,1895出生,湖南溆浦人,1919年参加新民学会,与蔡和森一同赴法勤工俭学,并与蔡和森共同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 ...

  • 蔡和森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的前妻是中 ...

  • 伟大领袖毛泽东

    正文 伟大领袖毛泽东,千古百世一圣人. 生就改天与换地.去留盛世和太平. 时时心系为人民,事事总谋民族兴. 两袖清风家国是,一生伟业盖世功.

  • 《满庭芳苑》(238期)祭奠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三周年——功德无疆人共仰,灵堂遗像世同瞻

    本期作者: 蔡大营  徐红  魏节  余镇球  王力争  尹长山  宋彩功   王平  李满  蒋昌典  郭通海  王进德  李进步  范勤  沈欣平  孙继革  牛学  刘志澄  李树先  霍庆来  ...

  •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

    世界读书日 一年一度,又是世界读书日.昨天晚上,应浙江图书馆邀请,在2021图书馆之夜"典籍里的百年党史"主题晚会上,分享了我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感受.现把分享文本发 ...

  • 七律  开国领袖毛泽东

    何正华 七律    开国领袖毛泽东 少年立志翻天地,博览群书善用兵. 力挽狂澜除险阻,痛歼暴寇救苍生. 诗词霸气千秋颂,笔墨豪情万世名. 思佑神州圆美梦,殊勋不朽任人评.

  • 陈杏珍的叙事抒情长诗——咏毛泽东

    墨水瓶子点评        我完全赞同陈老师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赞美和歌颂.从诗歌审美角度对这首诗作如下点评: 评陈杏珍的<咏毛泽东> 这首诗, 主旨鲜明,语言流畅: 引经据典,顺理成章. ...

  • 文化风情<30> | 寻百年足迹 汲奋进力量

    百年前,一大批志存高远.奋发图强的热血青年以保定为起点,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走上漫长的革命征程.百年后,当时间来到2021年,小编重走这一影响时代的红色故地,重温百年党史中的保定记忆,就是为了-- ...

  • 百家姓趣事典故——向姓

    家谱传记 女国民会 "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谁说我辈不女权?"--向警予 民国13年(190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 ...

  • 蔡和森:被敌人用钢钉钉在墙上,被刀乱刺割肉,仍坚贞不屈的先烈

    1931年6月,蔡和森在香港被捕,没过多久,他就被引渡到广州. 1931年8月4日,广州监狱中的极其惨烈的一幕发生了, 这一天,敌人拿着一个铁锤和四根手指粗的钢钉,几名敌人把伤痕累累的蔡和森,拖到墙边 ...

  • 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向警予:牺牲前被百般凌辱,许多人都看哭了

    '向警予,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妇女部长,中国现代史上卓越的妇女领袖,中华民 ...

  • 伟大领袖,我们怀念。

    又到了9月9日,毛泽东的忌日.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年的人生阅历,可以让人明白很多. 41年过去了,为什么许多人还能想起他,就是因为他是一代伟人,他是我们的领袖,他给我们带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