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岭社区,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前岭社区拆迁改造已经开始,9月25日,微游枣庄小编来到前岭社区,在一栋老楼前看到老两口正在搬东西,就上前跟他们聊了聊。

老爷子姓梁,已经86岁了,1954年从单县师范毕业分配到枣庄工作,1968年搬到这里居住,这栋楼房就是那时候新盖的公租房,每个月交纳3、4块钱的房租,没想到一住就是四十年,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候这栋楼房就成了危房,但是由于当时交纳的房租根本不够维修就一直这样住着,在这里,他们的儿女长大,成家,孙子孙女也是在这里成长,如今四世同堂了。他们在他退休以后才从这里搬走,但是房子还在继续使用,梁老热情的邀请我去看看他们的老房子,楼房前边一处院子,他们住的是两居室,外加一个厨房,大约三、四十平方的样子,厕所是一层楼共用的。现在看起来这里又小又低矮,就在这里他们的家庭成员增多,成长,梁老爷子和他的老伴深情的说,别看这地方破旧,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如果不是拆迁会一直保留这处房子留个念想。

梁老爷子还告诉我,他们这栋楼应该是枣庄最早的公租楼,1968年建设,在它前边的楼房都是1978年以后建设的,而且也可能是枣庄唯一一栋没有参加房改的楼房,虽然它们对它没有拥有产权,不知道补偿如何,但是他们非常支持拆迁,让这里的居民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本次前岭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征收范围为青檀路以东,振兴北路以西,广济路以南,利民路以北。振兴北路道路工程的征收范围为北起中兴大道,南至胜利路,振兴北路东西两侧规划红线范围内房屋。

图片来源枣庄头条

19世纪末上世纪初,峄县中兴煤矿公司在这里建设了供工人居住的惠工区开始,这里就开始成了工矿工人居住的集中地,后来中兴公司的木材厂等也建在附近,解放以后枣庄市印刷厂等不仅建设工厂还把宿舍区建立在这里。多年以来这里形成了错落复杂的宿舍区。

深藏在小巷里的一处圆柱混凝土建筑物,据说是侵华日军留下的水塔,不知道在这次拆迁当中,有没有被当成历史文物保留下来。

这里是一代人奋斗的场所,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梦想,留下了很多不可磨灭的印记。时至今日,该区域的常驻居民多为老年人,年轻人大部分都已搬走。

这些狭窄的小巷不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枣庄工业城市的变迁。

这栋房屋建筑的墙体拐角处高低分布着五六个摄像头,非常有意思。

微游枣庄编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