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古玉鉴定,要粗重见细(一)
相关推荐
-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真实而神秘的汉墓笔记(中)
东侧室发掘时景象 侧室与主棺室平行排列,东侧室内长6.95米,宽1.61米,高2.24米,是为南越王4位妃妾的葬所,其各有印玺随葬,而棺木俱已腐朽,只留微少遗骨,室中存藏组玉佩.铜熏炉.铜镜.漆木器等 ...
-
陝西歷史博物館 · 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文物
汉代文物 ▼西汉帝王世系表 ▼西方植物传入品种 ▼汉代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是建筑物上最华丽的部分,汉代瓦当在继承古秦代瓦当动物.植物.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文字瓦当,其纹饰形 ...
-
最香不过首博玉 ,李莲英的翡翠扳指值5个亿不?
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清 雍正(1723-1735) 高21.5厘米 口径8.2厘米 底径3.5厘米. 白玉鹌鹑盒 清代(1644-1911) 高6.5厘米 长7.5厘米 宽4.5厘米. 白玉螭龙纹带 ...
-
不拿下汉玉这块高地 ,古玉收藏很难有大成就!
汉朝整整四百年 安定富强 是古玉真真正正狂飙的年代 这也是为何汉代玉器众多 精品极品百出的原因 古玉收藏也是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过手的古玉不够多 是到不了一定境界的 先能把汉玉玩好 才能前摸摸商周 ...
-
古玉界:高古玉鉴定,要粗重见细(三)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古玉界:高古玉鉴定,要粗重见细(二)
商晚期 公元前1600-1046 龙冠凤纹玉饰 长11.35公分,宽5公分,厚0.3公分 钩喙卷尾,头上以一夔龙为冠饰,全器雕工细致.神采飞动. 战国 公元前475-221 玉螭纹觿 长6.7公分,宽 ...
-
古玉界:高古玉鉴定,要粗重见细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古玉界:玉炉顶,追求极致之美!
白玉秋山图炉顶 辽金 台北故宫博物院 俏色獬豸纹炉顶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水云龙纹玉炉 宋 故宫博物院 高7.9cm.口径12.8cm.玉料经火烧后略呈灰青色.体圆形,鼓腹,圆撇口,圈 ...
-
古玉界:玉卮—古代贵族的盛酒器
卮(zhī),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产生于战国时期,秦汉时非常普及.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酒,用的便是卮.卮的造型比较奇特,大部分的卮有盖,有些则无盖,其筒状杯壁的 ...
-
古玉界:玉,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
玉,因它集阴阳二气之精纯的天性,且不被时间抛弃,反而愈发美丽,于是常被过去人们作为传家宝. 玉在古代,是上层社会把玩的东西,而今也流入了寻常百姓家.在玉面前,黄金从来不是稀罕物,古代黄金最多也是作为小 ...
-
古玉界:玉勒子为什么一直受藏家追捧?
玉勒子的形式.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即"勒玉",有圆柱形.扁圆柱 ...
-
古玉界:玉是古代文化的标志之一
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在古代社会,玉不仅被用于装饰,而且是财富.权力的象征,又是统治者祭天地.通神灵的法物,也被用于辟邪.敛葬,其自然属性被人格化和 ...
-
古玉界:玉璧、玉环的发展与演变
这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施俊老师将通过300多张高清幻灯片, 详细讲解从新石器时期, 到明清时期玉璧.玉环的发展演变. 本周四晚上八点,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来源 施俊老师课件 图片来源 施俊老师课件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