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下汉玉这块高地 ,古玉收藏很难有大成就!
相关推荐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澳门部分1
玉琮 石峡文化 高13.8.射径7.2.上孔径5.下孔径4.7厘米 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灰黑色,有灰色斑纹点.长方柱体,内圆外方,上大下小,四面平直,四角近直,分五节.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澳门 部分2
玉璧西汉 直径17.6.孔径6.7.厚0.5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湖绿色,有白色斑,半透明.两面饰较疏朗的蒲纹.内外缘有斜向凸棱.表面残留丝绢.麻布痕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2
21.玉剑璏西汉前期高4.2 厘米 上宽4.3 厘米 下宽5厘米 中厚1.2 厘米1972 年湖北省云梦县大坟头1 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青色,略呈梯形,上端侧面有三个小圆孔,两面均阴刻几何形云纹. ...
-
广东禁止出境文物(一)西汉铜屏风构件 01
本来以为下半年都只能边看朋友圈里的游学和文博摄影了,边整理以前拍的照片了,没想到首都就是首都,国家博物馆就是国家博物馆,总有送上门来的展览,带来千里之外的好宝贝. 本来是等着上海博物馆的国宝大克鼎来北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3
41.玉璧西汉前期直径 15.8 厘米 孔径 4.3 厘米 厚0.3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湖绿色,有白斑.两面饰三角形勾连谷纹,其连线为阴刻 ...
-
对襟款式、丝线编缀,揭秘两千多年前南越王丝缕玉衣之谜
文/图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臧克家先生写过一首现代诗<有的人>,其中有一句是:"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在西汉时期,许多王侯有一个更强烈的想法--让自己的 ...
-
中国古代玉器鉴赏:一枝独秀,先秦和战汉时代的高古玉文化
中国古代玉器鉴赏:一枝独秀,先秦和战汉时代的高古玉文化
-
古玉界:古玉中的“朱砂沁”
朱砂在古代墓葬中是很常见的一种下葬时使用的天然矿物质.这样的丧葬习俗从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一方面:古人喜欢红色,喜欢在器物上"涂朱",人类对红色的崇拜以及在器物上 ...
-
古玉界:古玉的熟旧状态,是一种视觉效果(四)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陋兰室 • 鉴玉 | 生坑古玉(提取过程与原貌)
陋兰室古玉文化圈 知黑守白·知朴守仁 古玉文化燃灯人 1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的陪葬品玉管和觿 在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一件龙形玉佩 六安战国墓北墓内棺里发现一件发簪 考古 ...
-
古玉学堂:古玉镂雕制作拉丝工艺痕迹真仿鉴别!
拉丝工艺几乎伴随着整个玉文化始终,拉丝痕迹的识别是镂雕工艺辨识之关键.虽然之前曾经有过涉及,仍似犹不足.拉丝工艺现代仿工有哪些特点?真古到代拉丝工与新仿拉丝工之间的区别何在?试作简要分析. 拉丝工艺发 ...
-
古玉界:古玉的熟旧状态,是一种视觉效果(三)
古玉的熟旧状态.光气.工艺痕迹.沁色等是鉴定其真假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馆藏古玉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慢慢领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大波馆藏古玉的不一样的视觉状态.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古玉界:古玉中具象的动物和抽象的神兽
以活生生的动物为玉雕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玉雕动物佩饰,反映了人类早期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 在随后的历史中,动物玉雕题材越来越广泛, ...
-
古玉界:古玉中的“吉祥三宝”
本图片引自网络,仅做参考 汉代人们用来辟邪厌胜的流行饰品中,玉刚卯(严卯).玉翁仲.玉司南称为辟邪三宝. 刚卯.严卯 台北故宫藏宋代刚卯 一般为一对,形制相同,玉质长方体,中有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刻吉 ...
-
古玉界:古玉的熟旧状态,是一种视觉效果(二)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