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挺进大别山,重武器为何宁可扔掉也不给华野?看看华野啥情况
相关推荐
-
粟裕是武将,却也死谏,主席决心已定,仍三次发电进谏
作者:苏区放牛娃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周副主席.任.彭和贺等出席的陕北杨家沟会议上,主席决定,抽出一部分主力渡长江南下,迫使蒋氏的部分中原主力回援.这是和千里跃进大别山思路一脉相承的第二个 ...
-
豫东战役先斩后奏,两变战术歼敌9万,刘伯承:只有粟裕敢这么打
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他历来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其用兵突出一个"奇"字,被人评价"尽打神仙仗". 不论敌军的兵力是我方几倍,不论局势有多么艰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为何将重武器扔掉?而不是留给后续部队
阵匠 发布时间: 20-06-1819:33未来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官方帐号,军事领域创作者 经过1946年至1947年的防御作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转机,解放战争的战局已经悄然发生了 ...
-
南麻、临朐接连败于胡琏、李弥,华野分兵为何让粟裕经历灰色七月
在1947年5月份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华野是暂时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合围计划,一举扭转了山东局势.可是不甘心的蒋介石起用了日本侵华战犯冈村宁次为军事顾问,召开了多次军事会议.冈村宁次提出了"并进不 ...
-
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伟人在南京解放后,写下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也标志着,历时两年的三大战役,落下了胜利的帷幕.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至今都是世界军史上 ...
-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共产党民心所向,国民党败相已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纷纷庆祝这得之不易的胜利,期盼着国共和谈,不再发生战争.蒋介石三次向共产党发电,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商讨"和平建国&quo ...
-
韩先楚:许世友最钦佩的将军,本应授中将军衔,后来又被提为上将
韩先楚:许世友最钦佩的将军,本应授中将军衔,后来又被提为上将
-
粟裕的“子养电”——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
历史背景 1947年7月,毛泽东指示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为了配合刘邓的作战,华野主力分三路出击外线,史称"七月分兵".在克服了分兵后外线 ...
-
中野进入大别山后,陈锡联第三纵队第七旅旅长赵兰田“不务正业”,客串侦察员,却引出“名垂军史”的大胜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宋哲元 1946年6月下旬,自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的第二年,国内便爆发了全面的内战.残酷的战争进行了到1947年之后,国共双方在战场上厮杀可以说是互有得 ...
-
原创 | 解放战争不为人知真正的转折点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13228字12图,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在传统的历史书中,对解放战争转折点的描述有两个. 一个是 ...
-
军长刚上任1个月,部下都水土不服,难怪该军在淮海战场最先覆灭
编辑搜图 ▲济南城解放 1948年9月,山东省会济南解放,10万守军被歼灭,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等数十名将领被俘.整个山东境内除青岛等少数海港外,已经全境解放.不久,河南省会开封及郑州城相继解放,总兵 ...
-
天下无敌舍我谁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当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黄克成率领的第4.第11纵队等部8个师在辽宁锦西一个叫塔山堡的小村庄,拼死阻击国民党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 ...
-
【美文选粹】孙卫东丨铭刻在生命中的记忆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孙卫东,退役军人,原五四一电厂中层管理干部,文学爱好者,偶有军旅小说在解放军文学刊物<军事故事会>发表.代表作有<有个姑娘叫 ...
-
豫东战役,区寿年劝粟裕见好就收,为何粟裕还想吃掉黄百韬兵团?
上期说到,豫东战役的围歼阶段,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首先对区寿年兵团的整编75师发起攻势. 从1948年6月27日到7月2日,经过累计5天的猛攻,整编75师大部已经被歼灭,其残部龟缩在榆厢铺.龙王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