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破译中华蟾蜍大型基因组揭示其“成功”的秘诀
相关推荐
-
SCIENCE | 单细胞的三维基因组结构(IF=41.037)
编译:罗睺,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Longzhi Tan于2019年11月22日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布了题目为<Three- ...
-
综述科普 | COVID-19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摘要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在世界层面表现出该有的大国担当,为人类健康提供全球性治疗帮助.SARS-CoV-2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其致病性和致死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具有很强的个 ...
-
用于鸭嘴兽和针鼹的基因组解读哺乳类进化的阐明
鸭嘴兽(左)和针鼹(早川卓志拍摄,提供) 北海道大学等国际研究小组发表声明称,高精度地解读了产卵哺乳类单孔类.鸭嘴兽和针鼹的基因组(全部遗传信息),明确了表示各自生态的基因的特征. 在探索包括人类在内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8
硬粒小麦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已经从硬粒小麦中发掘出多个抗白粉病基因(硬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d.Pm3h和PmDR147).近日,江苏大学何华纲课题组与烟台大学马朋涛教授和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 ...
-
观点 | Trends in Microbiology:细菌也可以进行性选择吗?
编译:胜寒,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转化是细菌侧向基因转移的一个主要机制,即细胞从环境中获取游离DNA,然后将其重新组合到自身的基因组中.众所周知,细菌还通过分泌或裂解将 ...
-
如何做到长寿?科研人员解码“极长寿”人群基因组
作者|辛雨 近日,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10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往往拥有独特的基因背景,使其身体能更有效地修复DNA. 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eLife. 这是人类首次对"极长寿"人群 ...
-
科研 |Commun Biol:甜瓜比较基因组揭示逆转录转座子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编译:YQ,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甜瓜是重要经济作物,起源于印度或亚洲其他国家,其果实表型发生了许多自然变异,尤其在果实成熟生理方面,包括呼吸跃变果实型(成熟时产生乙烯 ...
-
科研 | 华南师范ISME :宏基因组揭示了新型解磷菌在矿山退化土地生态恢复后的作用
编译:国民少女,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尽管有许多研究旨在加强土壤磷的循环,但对陆地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磷(P)循环潜力的变化知之甚少.本文使用宏基因组测 ...
-
科研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宏基因组揭示了在森林和草原土壤中新的抗生素耐药性决定因素
编译:A国民少女,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土壤是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重要储存地,这些基因可能会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传播,并被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病原体所获取.目前 ...
-
科研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细胞宏基因组揭示了深淡水湖中潜在的关键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编译:Jione.song,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自从发现大量病毒存在于水生系统以来,人们对病毒生态学的理解得到了迅猛的增长.病毒感染细菌和古细菌的过程已经被广泛研究 ...
-
Nat Genet|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科研人员大规模测序揭示了比目鱼基因组的特殊体型的多系起源特征
比目鱼的特殊身体结构的进化和遗传起源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我们分析了胸鳍比目鱼14个科中的9个的11种比目鱼的基因组,得出的结论是胸鳍比目鱼和拟胸鳍比目鱼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系群,表明它们的起源独立于不同 ...
-
(6667)中国科研人员揭示 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 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张 喆 陈 科 33个代表性水稻材料农艺性状 受访者供图记者7月11日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研究所李仕贵与钦鹏教 ...
-
Plant J|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揭示WD40重复基因OsTTG1调节水稻中的花色苷生物合成
花青素在植物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在植物中,MYB‐bHLH‐WD40复合物(MBW)激活了花青素合成的基因.然而,水稻中WD40的调控因子仍不清楚.本研究我们将一个关键的花青素合成基因 ...
-
Science | 牛津科研团队通过单精子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影响减数分裂重组的因素
推荐:江舜尧 编译:微遗传 编辑:江舜尧 2019年3月22日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Factors influencing meiotic recombination revea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