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华县去

(0)

相关推荐

  • 李世翔人文地理札记:死去的故乡

    周末,天空飘着雪粒,带着儿子们,去二十多公里外的老家.沿着弯弯曲曲的硬化山路,看着窗外装满记忆的景色,给儿子们讲我儿时各种奇闻趣事,似乎要唤起他们未曾有过的乡愁,而儿子们的注意力,显然不在我的话语上, ...

  • 张君辉:炮里原伯夷坊

    驾车顺着西安城,东郊水泥厂十字东南方向走灞桥上笔锋直转到马炮路,沿着马路一直顺路延伸,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上了鲸鱼沟原上,霎时眼前视野一片开阔,一望无际的平原,两边的地里不时散发着泥土淡淡的味道,甚 ...

  • 任越 |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文/任越 前几日,我和父亲回了一趟老家.奶奶一早蒸好了饸饹等着我们.我扒拉了半碗饸饹,才想起就菜.奶奶端了一盘炒好的鸡蛋给我碗里拨了几筷子.我看着奶奶堆满笑容的面庞,小时候的事情在 ...

  • 高伟:【看戏】(散文)

    作者简介 高伟 高伟,陕西岐山人,80后,陕煤集团职工摄影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陕煤集团彬长小庄矿业公司,业余时间喜好摄影.文字.旅游. 看戏 "花脸敬德,出来进去".这句话本是关中西 ...

  • 把乡愁留住

    "南来的风,东去的水,浮云伴着游子归:西窗的雨,归来的你,醉在故乡斜月里."每当听到这首<归乡>都会勾起我想家的思绪.也正是因为对故土的思念才让我在外漂泊了几年之后选择 ...

  • 【中州作家】陈明道:说说老家的戏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0] 说说老家的戏  河南南阳      陈明道 我老家地处唐河县最西北部边沿,与宛城区的高庙.茶庵乡接壤.这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戏曲文化渊源流长,她以不同 ...

  • 老家大戏台的变迁 | 作者:​刘道敏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中国最大的古戏台

    中国清代有三大戏楼驰名中外,它们是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故宫博物院畅音阁大戏楼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清音阁大戏楼.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 德和园是颐和园内专为 ...

  • 一九七六年五月,我和伙计从华县去大荔换粮食!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小伙大荔换粮记 作者 秦获幸 (注:标题应为<一九六七年-->)这是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下面用第一人称叙述. 一九六七年五月四号,我和本队一个 ...

  • 朱老总50年后回故乡:穿得不如县干部,自家人不认自家门

    "朱总司令回来了!"朱德家乡的人们奔走相告,传递这一喜讯. 从1909年春离开四川去云南算起,50多年中,朱德并不是没有到过四川,只是由于身负重任,没有机会回家乡,1960年3月, ...

  • 寻找青春的足迹——老知青回华县高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寻找青春的足迹 图文作者 李雪琴 1974年4月16号我们我们二十几位同学来到华县高塘公社插队落户.2017年4月30号我们一起重温往日的蹉跎岁月,再叙知青和 ...

  • 华县大葱在西安遭到“炮轰”,女县长慷慨陈词讨回公道

    这是本人生教科书 --再读郭玉贤君的<流年光影> 作者 问 墨 郭玉贤君的这本<流年光影>,是她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读她这本书,如同聆听作曲家哼唱他的作品,虽没 ...

  • 王平凡的灵柩运回华县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支早熄的蜡烛(三) --华县县委书记王平凡 作者 邵拉雄 蜡烛曾以自己全部光亮无私奉献, 人们常因蜡烛的熄灭而伤感, 对于一支早熄的蜡烛, 谁不深感痛惜和思 ...

  • 数九寒天,父亲与妹妹拉架子车去华县高塘街卖甘蔗!

    怀 念 父 亲(三) 作者 郭玉贤 我的父亲(大名郭志德,小名家顺,排行为四,村里人称四爷.四叔),1987年农历十月一日离世,享年80岁.父亲离开我们快30年了(注:此文写于2016年),但在我的脑 ...

  • 逢年过节,母亲都要回华县下庙街的两个娘家看望两家老人!

    我的母亲(二) 作者 郭玉贤 胸怀如大海  宽容给八方 我是家里的长女,和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和睦左右,没有和一个村民吵过嘴,打过架,我没有听见过母亲嘴里说出过脏话,也没听见过 ...

  • 我骑自行车去华县少华镇给丈夫看病,婆婆饿着肚子等我们!

    婆婆一生辛酸泪(二) 作者 郭玉贤 为儿倾母爱 满腹心酸痛(续)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开正的病情有了好转,我们带了常用药回家,我得赶快去上班工作.照料开正吃药的事全部落在婆婆身上,她每天要几次给开正端水 ...

  • 1963年我不愿去华县毕家搞行政工作,被寄放到杏小!

    <流年光影>: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我被寄放到杏小 有人说:七十二行,有两个职业.两个行业最受人尊重.一个是教师,行业是教书育人:另一是医生,行业是治病救人.我的理想职业是教育,但我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