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要慎重。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说话就像泼水,

要慎重。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宫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先进十一》
说,同「悦」,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一个字。
孔子说,颜回啊,他对我真是没什么帮助。不管我说了什么,他都没有不喜悦的。
这句话很明显是在正话反说
颜回不仅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最有希望传孔子衣钵的学生。孔子每说一句话,颜回不仅都能够秒懂,还能在秒懂过后,沉浸其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道理的精妙所在,所以颜回他从不反驳孔子,也不会和孔子抬杠,不像另一个同学,宰我、子贡,道理一套一套的。
另一个弟子闵子骞,和舜的处境差不多。
母亲去世过后,父亲再娶,和后妈生了两个弟弟,后妈对他不好,冬天把棉衣给了他弟弟们,不为他准备。
为此,闵子骞父亲大为光火,因为儿子受了委屈,要把后妈赶走,多亏了闵子骞的孝顺,才让一家人和好如初。

南宫,我们在《论语·公治长第五》里提到过。
他不仅非常有才华,还很谨慎,在读《诗经》时发出过,「白玉有瑕,还能够磨掉;言语有瑕,就没有办法补救了」的言论,深得孔子的喜欢,便做主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儒家价值观呢,是不与人斗争;有条件,就把才能贡献给社会,没有条件,就做好自己,保全自己的家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说话做事冒进之人,向来都为孔子所不喜的,他其中的一个弟子子路,还因此而丧命。
说话也好,做事也好,都要小心谨慎,以免给自己招来祸端。
02.
子路问死与子路之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十一》
季路,就是子路。
子路问老师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不能事奉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子路没有得到答案,又问老师,敢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又训他,生的道理还没弄搞清楚呢,怎么知道死是什么?
孔子不正面回答子路,两个原因:、
一个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自己没有经历过死,搞不清楚死是什么;二一个是鬼神是祭祀之事,是国之大事,是礼的核心,是高阶课程,子路的基础还没有打扎实,就问这些,孔子不愿意回答他。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

子路武用,轻生好义,和平年代是好事,战争年代先丢命的,往往说的就是这类人,孔子因为担心,不愿意和他多谈生死。
可惜的是,子路没有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死于战乱之中。
唉。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里「先进十一」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