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秋:一片冰心万古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相关推荐
-
清月独照几多愁
李清照.少年时第一次读到这个名字,我的脑际里就莫名地出现了一轮清冷独照的明月.如今一晃,我已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进入"不惑",但每每读到那"寻 ...
-
生女当如李清照
真正的敢爱敢恨应该是李清照这个样子. 李清照选择第一任丈夫赵明诚,首先两人同气相吸,除去二人都有诗词琴棋的雅兴外,他们还有一个志向相投的利国利民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 跟丈夫爱 ...
-
“情怀不似旧家时” ——《金石录后序》中的李清照与赵明诚 小山
. 导读:<金石录后序>是文学史名篇.本文以女性视角进行重释,于赵明诚.李清照关系阐微发覆,解构神话,阅后引人深思. 南宋绍兴二年(1132)夏,李清照再嫁张汝舟,不满百日即与之解除婚姻关 ...
-
文物收藏鉴定家,词人一一李清照 | 梅洪昇
作者 文物收藏鉴定家,词人一一李清照 文/梅洪昇 漱玉才名誉九州,词坛今古数风流. 空敲冷雨孤鸾泪,帘卷凄风半壁仇. 怅望暮云悲落日,飘零荷叶怨残秋. 伤心最是声声慢,写尽人间第一愁. 一一题记 金石 ...
-
一叶秋心,情如许
一叶秋心,情如许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季节瘦了清寒,就在一夜之间,榆梅的叶子变黄了,风一动,便扑嗽嗽落了下来,此时,思绪若风,念如叶飞.花落了还会开,对么?是那无法割舍的 ...
-
刘叶秋: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笔记小说,名称虽系后起,而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两汉,奠基于魏晋六朝.<搜神记>.<博物志>之语怪,<语林>.<世说>之志人,为神话传说与寓言的继承和演变 ...
-
刘叶秋 ‖ 读书中的精读
略读博览,取径须宽:精读深研,选材要严.因为精读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力攻专业堡垒,以期有发明创造.真正钻研透几部好书,闯过文字关,从此豁然开朗,成为通人,只要用功,必能精进:当然良 ...
-
刘叶秋 ‖ 读书中的略读
读书可以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这里先谈略读. 略读要博采群书,浏览涉猎,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识面,摸索门径.首先要熟悉古今各种工具书:(1)字书:包括字典,词典,从<说文解字><尔雅 ...
-
宁宗一:从容涵泳 放眼考量——刘叶秋先生的人品和学问
我和文友相识,有的是先见其人,后读其文:有的则是先见其文,后识其人,和叶秋先生相识属于后者.因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我就认真拜读过叶秋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国 ...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带有作者自传性的散文,介绍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 ...
-
书评A171:高梧一叶坠凉天——读《一叶秋》
文/望月听雪 "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从<春灯公子>伊始,越过了炎炎夏日&l ...
-
【诗说心语】张斌:《踏叶寻秋觅闲情》
[总第034601期] 踏叶寻秋觅闲情 摄影/文字:张斌 盛夏的植物园 一片繁华 乘凉 看树 赏花 时值暮秋 园内却是一片萧杀 花已凋零 游人稀稀拉拉 颜不足五色 草木尽披黄纱 冷了梢头廋了枝桠 泥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