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秋: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相关推荐
-
“《世说新语》其实很有趣”课堂实录(2)
看下一个问题.说<世说新语>的版本很多,我为什么独爱这一个?为什么就给你推荐这个?是不是这样?大家拿到的这个本子呢,也确实比较奇特.如果让你在书店里买,我估计你不会买这个本子,对不对?前边 ...
-
世说新语全文原文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内容大多记载东汉至东晋间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风貌和轶文趣事,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 ...
-
权威 | 凤凰社23种图书入选 “首批向全国推荐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
为进一步规范古籍普及工作,充分发挥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经典古籍版本推荐工作,为广大读者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要 ...
-
姚奠中为何认为《国风选译》问题太多?
1956年,姚奠中先生曾选译了<诗经>.为什么选译<诗经>呢?因为他读了一本陈子展的<国风选译>后,感到这样的读物问题太多,误人子弟,因此骨鲠在喉,不能不说,写了& ...
-
刘叶秋:一片冰心万古情——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写散文和作诗词.书画一样,人人有自己的风格.古代的文学大家于此,往往能够信手挥洒,不落恒蹊.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就是一篇风格清新.辞釆俊逸的佳作,其特点主要在一个"真&quo ...
-
刘叶秋 ‖ 读书中的精读
略读博览,取径须宽:精读深研,选材要严.因为精读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力攻专业堡垒,以期有发明创造.真正钻研透几部好书,闯过文字关,从此豁然开朗,成为通人,只要用功,必能精进:当然良 ...
-
刘叶秋 ‖ 读书中的略读
读书可以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这里先谈略读. 略读要博采群书,浏览涉猎,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识面,摸索门径.首先要熟悉古今各种工具书:(1)字书:包括字典,词典,从<说文解字><尔雅 ...
-
宁宗一:从容涵泳 放眼考量——刘叶秋先生的人品和学问
我和文友相识,有的是先见其人,后读其文:有的则是先见其文,后识其人,和叶秋先生相识属于后者.因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我就认真拜读过叶秋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国 ...
-
刘伟力 || 长篇幽默小说《民办老师 》下集 第三回:杀手行刑捞外快 叶芳恸哭断念想
民办老师下集 第三回 杀手行刑捞外快 叶芳恸哭断念想 学校旁边这山叫鸟山,其神奇突兀就不再说了.鸟山周边一大片丘陵,乡人称之为打鼓岭.大概有两个意思.一是山岭起伏风雨呼啸,来回穿梭有如响鼓,与石钟山的 ...
-
刘伟力 || 长篇幽默小说《民办老师 》中集 第一回 秋高首堂体育课 众说前任广东佬
<民 办 老 师 >中 集 第一回 秋高首堂体育课 众说前任广东佬 我稀里糊涂就去了公社中学,教高中体育课.知青队的伙伴们同我开玩笑:你现在厉害了,高中老师哦!我心里很受用,口里还 ...
-
刘桂秋:明清小说中的“三姑六婆”
乐艺会 68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明清小说中的"三姑六婆" 刘桂秋 刘桂秋,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副教授. 在明清时的许多小说作品和典籍史料中,经常会提到"三姑六婆&q ...
-
词话人物·叶秋文诗词专辑
叶秋文诗词专辑 作者简介: 叶秋文,1973年10月生于浙江文成,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温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温州市作协会员.文成县诗词学会副会长,文成县作协副秘书长.文成县政协书 ...
-
刘伟力 || 长篇幽默小说《民办老师 》下集 第十一回:巡回东林响霹雳 狂放酒席謔玉环
民办老师下集 十一回 巡回东林响霹雳 狂放酒席謔玉环 大年三十夜演出成功,大伙别提多高兴了.卸完装吃宵夜溜溜顺顺,喜气洋洋议论纷纷回到学校.一个个都不想睡觉,还想接着再来一场篝火晚会自娱自乐.何德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