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

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01#

工作的喜悦,无可取代

回顾过去的岁月,我一直埋头工作。有人曾问我,整天工作的生活是否索然无味。

因为不少人认为兴趣和娱乐不可或缺,但在我看来,要想获得真正的喜悦,唯有工作。

只有具备“工作充实”的前提,才能体会兴趣和娱乐的甘甜。如果怠慢事业,沉湎玩乐,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满足,但终究无法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工作的喜悦并非单纯浅薄、甜腻若醴,而是苦尽甘来、绵绵不绝。换言之,工作的甜美存在于攻克难关的那一刻。

正因为如此,工作的喜悦非常特别,其绝非玩乐所能替代。回顾人生,我切身感受到,克服困难、完成工作时的成就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喜悦。

然而,有时即便拼命工作,也难以获得希望的成果。

这时,不仅没有成就感,还容易灰心丧气。但在我看来,这种现实的挫折,正是完善自身、磨砺人格的修行机会。

02#

克制欲望和懒惰,成就事业

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拼命钻研,就能渐渐从中发现乐趣,从而激发主观能动性,最终取得成果。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你不知不觉就会爱上自己的工作。

即便非常讨厌自己的工作,也要试着努力一把。只要下定决心、积极面对,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关键在于“战胜自我”,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懒惰,既无法成就事业,也无法发挥潜力。

以“学霸”为例,他们忍住不看自己感兴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也不随波逐流、贪图安逸,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社会上的成功者亦是如此,他们克制玩乐的欲望,埋头努力工作,自然能够出成果。

换言之,能否爱上自己的工作,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心无旁骛地埋头努力。

03#

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如果只把工作视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想让年轻人明白,工作具有意义和价值。不管什么职业,都是一种向社会学习的途径,都是一个促使自身成长的舞台。
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
纵观体育界,亦是如此。历经挫折、克服万难的运动员,往往散发着人格魅力。换言之,阅历就如同人生路上的车辙,构成了人格的图谱。
为了提升心性、丰富心灵,就必须努力工作。我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04#

看似平凡的努力唤起奋斗意识

我一直坚持努力,埋头从事“看似平凡的工作”,因此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年轻人往往心怀远大理想,力图成就伟业。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如果不脚踏实地,梦想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对此,不少年轻人不以为然,认为“一步一个脚印”实在太慢,照此速度,一辈子都无法成就梦想。他们不明白积累的妙处,一步步的积累会产生魔法般的加成效果,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能够取得成果,从而树立信心,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
通过这样的循环,在不知不觉中,便已取得原本无法想象的成就。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生于鹿儿岛的乡下小伙,其貌不扬,能力平平,却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在我看来,不管是学习、运动还是工作,它都是实现梦想的不二法门。
“认真努力地埋头工作”,这听起来稀松平常,但却蕴含了人生的真理。

05#

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开朗和感恩

俗话说“吉凶并存,祸福同在”,意思是人生顺逆交汇、跌宕起伏。
因此,不管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心怀感激。不管获得福报,还是遭遇灾祸,都要感谢上苍。
人生晴雨不定,应常怀感恩之心。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为困难。
一旦遭受苦难,把其视为修行而心怀感激的人可谓寥寥;绝大多数人往往会想:“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从而心生怨恨。这是人性使然。
反之,如果享受幸福,就会感恩吗?答案是否定的。绝大多数人往往把拥有的视为理所当然,且欲望膨胀、希求更多。这也是人性使然。
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关键要把“感谢”铭刻于心。即便不发自肺腑,也要督促自己具备 感恩的心态。
遭遇困难时,要感谢上苍给予自己磨炼成长的机会;一帆风顺时,更要心怀感恩之情。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心态。
一旦学会感恩,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 体会到人生的满足感。这样一来,即便面对艰难困苦,也能乐观地高举理想大旗,使人生精彩纷呈、充满希望。
说来奇妙,乐观开朗者往往一帆风顺、心想事成;怨天尤人者往往诸事 不顺、充满坎坷。
首先要坚信自己的人生必将辉煌,然后坚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长此以往,一定会前程似锦。
(0)

相关推荐

  • 苦难使我们遭受痛苦,激发才能的展示,使我们得到锻炼

    苦难使我们遭受痛苦,激发才能的展示,使我们得到锻炼 一个人哪怕再聪明,若没有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做事不择手段,也终会被自己的聪明所误:人品有时候就像一个方向标,只有方向对了,你的努力和能力才能锦上添花 ...

  • 道德经:苦难即修行,逆境即沉淀,一切都为了更好的人生

    <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生活中人们都厌恶苦难和不圆满,所以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生.就像人们平时烧香拜佛.祈祷都是为了为自己求一 ...

  • 稻盛和夫 | 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图为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他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财富提炼心智.他认为,人生就是提升心 ...

  • 稻盛和夫: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导语: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 01 工作的喜悦,无可替代 回顾过去的岁月,我一直埋头工作.有人问我,整天工作的生活是否索然无味.因为不少人认为兴趣和娱乐不可或缺,但在我 ...

  • 稻盛和夫:劳动塑造人格,认真努力的从事一项工作是一种修行

    只有彻底究明一事一物,我们才能体悟到真理,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所谓彻底究明,就是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物上,抓住其中的核心.有了对一事一物探明本质的深刻体验,就可以触类旁通,运用到所有的事物中去. --稻 ...

  • 稻盛和夫《成法》EP100-101 勤奋能磨炼心性、塑造人格

    大家一齐努力工作,这就能够塑造心灵,就能够造就品格高尚的人. 知识广而浅,等于什么都不懂.只有一门深入.探究到底,才能一通百通.

  • 大器晚成之人,往往并非天资聪慧,做到这三点你也可以

    天才并非先天的人才,而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资聪慧的人,他们往往在一出生就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有着超群的记忆力,又或者是超群的学习能力或理解能力. 他们仿佛是上天的宠儿,一开始领先在了起跑线之上,但他们 ...

  • 稻盛和夫| 心灵塑造现实 心灵驱动现实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美国新一轮封杀,华为一张图一句话以对 心灵塑造现实 心灵驱动现实 "这就是我在八十 ...

  • 书法怎样塑造人格和能力?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文字发展的历史中,没有哪一国的文字像中国的汉字这样,发展成为一门独有的艺术形式.人们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面上的舞蹈",是 ...

  • 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今天是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的生日,他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财富提炼心智.他认为,人生就 ...

  • 用“人格”去塑造“人格”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通俗地讲是指人的精神面貌.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现代汉语词典).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各方面所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