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汗
相关推荐
-
肺气肿--痰浊阻肺--苏子降气汤加减
2.痰浊阻肺 证候咳嗽胸满闷胀,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短气喘息,不能平卧,稍劳即甚,怕风易汗,脘腹痞满,食纳减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 证候分析脾虚肺虚,痰浊内生,上逆于肺,壅塞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喘病】
喘病 喘病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而致,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每致喘脱.西医学的喘息型支气管炎.肺部 ...
-
焦树德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的临床应...
焦树德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的临床应用. 炒苏子(打碎),炒白芥子(打碎),炒莱菔子(打碎),或用同量,或依据证候所需而各选君药而加减用量,水煎服. 此方主治老年人中运力弱,湿滞生痰, ...
-
但头汗出证
鉴别:<伤寒论>中出现"但头汗出",分别见于第148.111.134和136条. 第148条为少阳阳微结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阳郁于里,气血运行失畅,其" ...
-
自汗、盗汗、头汗、手脚多汗,各种多汗应该怎么办?
大家有出汗的问题,首先第一步要分清自己是哪一种汗?如果自己是白天出汗,一活动之后出汗就加重,这个属于是自汗:但是如果自己是晚上睡着了之后出汗,一醒来一摸身上一层的汗,而且醒了之后就再也不出汗了,这个就 ...
-
更年期爱冒汗,肝热上迫!一张方子,清肝热 理肝气,头汗自止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 ...
-
更年期爱冒汗,肝热上迫!一张方子,清肝热+理肝气,头汗自止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 ...
-
[转载]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原文地址: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原文作者:胡希恕经方医学 问:马老师,遇到病人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答:还是那句话,如果从六经分析,汗出多见于三阳,故而伤寒论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 ...
-
汗出部位:1.头汗多为上焦邪热,中焦湿热...
汗出部位: 1.头汗多为上焦邪热,中焦湿热或虚阳外越: 2.半身汗多见于中风痿证.截瘫患者,患侧无汗: 3.心胸汗出可见于心脾两虚或心肾不交: 4.下半身汗出,或为肾阴虚,或为肝胆湿热下注: 5.手足 ...
-
但头汗出
<伤寒论>中述及头汗的条文共有9处,如但头汗出.但头微汗出.头汗出.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这些症状的病因和病机不尽相同,治法亦异.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试就<伤寒论>对" ...
-
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问:马老师(马家驹老师),遇到病人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答: 还是那句话,如果从六经分析,汗出多见于三阳,故而伤寒论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炙甘草及其运用:剂量比值为8:3:3:2:4:2:2。“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
原载于<北京中医>第4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在仲景书中凡两见: 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第147条, 二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的"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