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0)

相关推荐

  • 听课后的个人感悟【10篇】

    [导语]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那么,听课后的个人感悟怎么写?以下是无忧考网心得体会频道整理的听课后的个人感悟[1 ...

  •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特征举要

    有许多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看得懂,似乎也理解.但一到课堂上又搬出老一套的观念.办法.教学语言来.江山易改,课堂面貌难变.教材是新的,教法则是老的,"穿新鞋走老路",用在这里是再恰当 ...

  •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要颠 ...

  •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一.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要颠倒这"一多一少& ...

  • UC头条:课堂教学, 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点击加载图片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 ...

  • 课堂教学,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课本研读权还给 ...

  • 【推荐】课堂教学,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课本研读权还给 ...

  • 干货 | 课堂教学,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1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01 把课本 ...

  • 教育学“大牛”告诉您,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把课本研读权还给 ...

  • 如何才能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 ...

  •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