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教师节感怀

教师节感怀

教师节感怀

——写在第33届教师节来临之际

自从盘古开天,

直至改革新篇。

人类漫漫征途,

道路曲折惟艰。

哪个时空转换,

没有知识贯穿?

每个科技进步,

改了世界容颜。

知识代代更替,

能离一支教鞭?

每当仲秋来临,

遥远记忆新翻。

风毕正茂当年,

学校执了教鞭。

棵棵幼小新苗,

个个望眼欲穿。

如饥似渴求学,

希望又红又专。

三尺讲台立站,

教书育人愉欢。

从小立志报国,

长大耕耘教坛。

置身孩童之中,

童真童趣相伴。

读书打球歌唱,

笑声溢满校园。

精心准备教案,

传道授业解难。

面对莘莘学子,

甘为人梯奉献。

改革又开新篇,

大海再掀巨澜。

习总高屋见瓴,

变革力度空前。

全民齐心努力,

期盼中国梦园,

手捧精心教案,

滋润幼小心田,

终生献身教育,

蜡炬成灰心甘。

——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祝全体教师们节日快乐,万事胜意!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赵发民,生于1962年,临渭区丰原镇人,1980年蒲城师范毕业,1987年陕西教育学院进修。爱好:读书、写作、散步。《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0)

相关推荐

  • 至今许我作雕虫|夏韵【诗词选叶ZD448期】

    绝  句 题图·赞园林清洁女工 竹韵松风 纤毫犹恐碍园容,足见辛勤敬业风. 美善不惟观大节,从来亦显细微中. 题图·园林清洁女工 段思境 晨曦拥篲伴清风,扫退星辰天泛红. 似笔重描微细处,恐留瑕玷画图 ...

  • “景定元寳” ( 南宋钱【49】 宋理宗赵昀钱 )

    "景定元寳" ( 南宋钱[49] 宋理宗赵昀钱 ) 嘉定十七年,理宗赵昀继位,理宗第八个年号"景定",景定五年十月,理宗崩. 蒙哥汗在合州城下被宋军射死.忽必烈 ...

  • 【汗滴化雨伴笔耕】张新全//教师节抒怀

    教师节抒怀  教师节抒怀 一生含辛育桃李, 功高山岳世难及. 红烛一枚前程照, 总做春蚕吐血泣. 痴心无愧天地事, 呕心沥血百花知. 三尺讲台才华展, 丹心一片映九天. 为人师表诲不倦, 描绘人生风雅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雾秋

    雾秋 雾  秋 夜晚, 不经意间的一场小雨, 温情的滋润着仲秋的大地. 经过一番酝酿, 生成梦幻般的雾霭, 笼罩着渭河边的滩涂草地, 如梦如幻 ,扑朔迷离. 置身此景, 竟也被感染的意乱情迷. 知往否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关中的秋

    关中的秋 关中的秋 有人说:春天是美好的,此话一点不假. 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到处青翠一片,勃勃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旺盛活力.每当到了三四月份,花儿开了的时候,这儿一片红,那儿一片紫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又逢连阴雨

    又逢连阴雨 又逢连阴雨 关中的九月份,天气放晴的时候,热的像蒸笼似的,和盛夏无异.可下起雨来,又一下子冷了起来,晚上需要盖被,白天需要加衣,心里暗暗想:秋天真的来了. 清晨起来,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秋天遐想

    秋天遐想 秋天遐想 有人说:秋天是最美的 . 此话不虚,肺腑之言. 光看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就已醉了心田. 还有哪个季节能和秋天媲美? 如梦如幻,色彩斑澜: 以至让我,思绪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悯农

    悯农 怜农 题记:近日阴雨不断,想到往年的秋涝灾害,有感而发. 时已仲秋秋收忙, 阴雨连绵又一场: 坏了庄稼毁了田, 唯有农人最心伤. 雨中扶贫 今日大雨,朋友发来雨中扶贫的照片,深受感动,偶成数句点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秋

    秋 秋  文/赵发民 天热似烧烤 早晚知温凉 城里显现四季装 好乱一个秋 硕果满枝头 大地披锦绣 农民盼望丰收景 希望在金秋 窗外翠鸟鸣 微风拂树梢 万顷荷塘红花开 好靓一个秋 秋日红叶落 丹桂意味长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庭院中的棕榈树

    庭院中的棕榈树 庭院中的棕榈树  文/赵发民 题记: 1988年,我出任花园乡乡长,政府大楼前长着一株高达4米的棕榈树,树干笔直,枝叶茂盛,勃勃生机,常让我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棕榈树不畏严寒的精神常常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赵发民//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文/赵发民 我们住四马路的新家已十年了且住在三楼.每到夏秋季节都有蚊子光顾,害得我们每年都要支几个月的蚊帐.虽然麻烦,但还管用,解除了蚊虫叮咬的后顾之忧.依稀记得,家里也溜进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