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10年时间,我终于理解了倪海厦老师当...

用了10年时间,我终于理解了倪海厦老师当年说的:“对付糖尿病,一味追求降血糖的大夫,是庸医无疑”!

我用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吧:

小时候,秋天我家收了好多的谷子,装了有13个麻袋,一到晚上,就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声音。

第二天早上一看,装谷子地袋子,到处是洞,谷子撒了一地。

把妈妈气的,买了3个老鼠夹,可结果失望了,仅仅第一晚夹死了一个,之后再也没有夹死过。

我说,为啥不用老鼠药呢?把老鼠毒死,不是一劳永逸吗?

爷爷说,这算什么一劳永逸之法,老鼠那么多,你毒的完吗?

我问,那该咋办?

爷爷说,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老鼠再厉害,它也被猫天生克制,养一只猫就好了。

所以,对付糖尿病,一味地追求降血糖,无异于老鼠夹、老鼠药,最佳办法是找到糖尿病在人体内的天敌,即什么脏腑能够克制尿糖的升高!

曾遇到过一个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已经2年半了,血糖14.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由22mmol/L。

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周身乏力,双下肢中度浮肿,夜尿2~3次,烧心泛酸,五更泻,舌质淡暗,体胖大,苔白,脉沉细。

从这不难看出,如果只盯着血糖值的话,定然像老鼠夹一样,过一阵子就没有效果了。

从他的症状、舌脉,我分析他的根在脾肾2脏气虚,开:

太子参、生黄芪、炒山药、熟地黄、山茱萸、建泽泻、怀牛膝、苍术、白术、炒枳壳、猪苓、茯苓、桑螵蛸、升麻片。

不过因为患者年纪大了,60多岁,所以开始的时候,参、芪、术、地等补益之品,我用的剂量都很小,过了一周,他脾胃功能恢复了,我才逐渐加量。

25天后,血糖由14.3mmol/L降至5.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由22mmol/L降至7.3mmol/L,血糖达标,下肢水肿消失。

这时候,他见血糖达标了,便打算停药,我让他用熟地、茯苓、天花粉,每天泡茶喝。

然后再简单说说这个方,它补泻兼顾,补大于泻,补中兼有行气,补而不滞:

君——太子参、生黄芪:

前者甘平以补肺脾之气、止汗生津,后者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

臣——熟地黄、山萸肉、生山药

前者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中者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后者生山药补脾之阴,且能固肾。

佐药——

泽泻利湿泄浊,且防熟地黄之滋腻;云茯苓、猪苓片淡渗利湿,炒苍术、炒白术共用,以增运脾化湿之功;怀牛膝补益肝肾,而兼具活血化瘀之功

炒枳壳行气燥湿,补而不滞;升麻气清味薄,引阳明清气上升,是脾胃引经要药;桑螵蛸补肾固精缩尿。

有人会问,既然血糖达标了,继续让他3味药泡水喝,不是多此一举吗?

既然这个患者根源在脾肾,那么脾肾功能健全,血糖才没有造反的可能,虽然已经达标了,但生活中伤害脾肾的行为太多了,这是防患于未然。

但是医者,当为患者考虑,天天喝那么多中药,一个身体受不了,一个花的也多,所以就只用3味泡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