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吴孟达患癌!这种肿瘤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护肝」要做好这些事
如果拍一部《吴孟达》,一定是个悲喜剧。据港媒称,20号,吴孟达身体抱恙,入住香港某肿瘤医院。


田启文接受采访时,有透露到吴孟达的病情:“吴孟达在农历新年之前发现患上了肝癌,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近日他完成了手术,进入化疗阶段,人虚弱得连话都说不了。”



得肝癌甚至是因肝癌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数,香港演员李兆基于2018年确诊患上肝癌,香港媒体此前报道称,他曾一度有放弃治疗的打算,不过在亲友鼓励之下最后成功切除肝脏肿瘤,康复进度理想。可惜,李兆基终不敌病魔,因肝癌扩散到肺部而去世。
著名诗人汪国真,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沈殿霞,还有傅彪、罗文……许多知名人士都因肝癌去世。
而前段时间,音乐人赵英俊亦因为肝癌去世,令人唏嘘。这种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一查出就是中晚期。


现代人生活不规律,枸杞泡酒、喉糖配烟、熬最长的夜、蹦最久的迪……长期这样生活的人,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除此之外,有过肝病史的人,比如乙肝、丙肝、肝硬化等病的人,也是肝癌高危人群。
肝脏除了表面的包膜,并没有痛觉神经,所以肝癌的早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如果出现了肝痛、黄疸等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



肝癌偏爱的人身上往往有 5 个特点,分别是:
在我国,约有 90% 的肝癌患者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过肝炎病毒的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经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酒精对人体肝脏、肾脏、胃肠等脏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乙醛。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是在肝内代谢,只有2~10%由肾、肺排泄。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
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大多是先天的。
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
不过也别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




“阳化气,阴成形”,中医认为,一切有形积滞都是阳气不足,寒湿积滞而成,犹如自然界里的水,当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自然就结为冰块,而要让冰化为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升高温度。肿瘤的形成与治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例如,卵巢囊肿,我们不用去手术,而让患者口服或直肠给予温阳的药物,大部分病人可以在短期内把囊肿消除掉。食道癌病人用含咽温阳药物的办法,病灶局部加大与温补脾肾的药物的接触时间,食道肿瘤的消散相当快速。鼻息肉或痔疮、病灶局部用温阳药物涂抹的方法,很多病人成功把疾病治愈。
在临床过程中,我们通过治疗前后的比较研究,发现病人另一个阳气不足的表现:脊椎错位,也是一个诱发及加重肿瘤病情的重要因素。
在中医经络学中,人的脊椎是督脉流注的地方,而督脉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如果脊椎错位了,阳气的通路不畅,犹如乌云遮住了太阳,寒气即时凸现,肿瘤可以快速诱发或加重。因为有这样的事实存在:相当一部分肿瘤病人,如食道癌病人,把胸椎正脊复位后,因呑咽障碍致水米不进的患者,可以马上进食;肝癌患者,原本被疼痛折磨得痛不欲生,一旦正脊复位之后,疼痛可以迅速消失,而相应的肿瘤病灶,也可以日渐减小甚至消除。
经过现代医学治疗的病人,如放、化疗之后,许多病人体质下降,胃气大伤,食欲大减,我们借助医圣仲景的理中类方,如桂枝人参汤,扶助胃气,可以使很多病人很快提高食欲,改善体质,提高生存质量。有部分病人在化疗前后包括化疗过程中一直配合中药扶正养胃气,基本可以达到食欲不减,化疗过后体质易于改善并及早康复。
曾有很多病人,在癌症发生或检查出来之前,均诉脾胃功能低下,或以种种脾胃病为主诉求诊。中医界有句名言叫“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一旦升上来,再重的病都是小病;如果胃气升不上来,再小的病都是大病。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以脾胃为后天之本,当我们机体阳气不足到脾胃的功能都难以保证的时候,就像是失去了最后的革命根据地,机体的恢复机能已堪担忧矣!所以,胃气不足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癌前病变,是癌症可能发生的信号——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如此而已。
我们常讲,“一两的预防胜过一吨的治疗”,扶助阳气既然可以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巨大功效,那么,同样可以用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我们在身体机能渐趋低下阳气日渐不足之时,先期用温扶阳气的办法,把机体的机能提起来,比如适当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温阳的中成药,或通过正脊,维持人体畅达的阳气,岂不是远胜患上癌症之后的垂死挣扎?





主诉:肝硬化、胃胀痛、失眠、眼睛干涩、易疲劳、便秘、肩背疼痛。
诊断:左尺弦滑、右寸关浮数、面黄、四肢乏力、手指掌心如染黄色,胃胀痛,上腹拒按,便秘、腰酸背痛,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
方组:柴胡60g 龙骨20g 牡蛎20g 党参20g 茯苓20g 肉桂20g 磁石20g 黄芩20g 半夏20g 生大黄30g 生黄芪30g 生姜20g(切) 大枣6枚(撕)制附片30g
煎服方法:1400ml冷水浸泡2小时,大火烧开每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以上,分三次早中晚饭后热服,(一次煎煮,余药600ml,每次喝200ml,药渣泡脚,微汗即可)。
二诊:2019年7月4日,患者自诉睡眠、饮食都有改善,面色明显黄退,手指粉红,效不更方,原方继续7剂。


方组:柴胡60g 黄芩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炙甘草20g 法半夏20g 党参20g 生姜20g(切) 大枣6枚(撕)
治疗效果:配合针灸治疗,治疗1次,患者所有症状明显好转。续上方治疗2月后,在某医院检查,提示:未见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