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获一等奖学金,学习是她的态度
相关推荐
-
杨培东院士:找到兴趣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1999年起先后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03年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列入"世界100位顶尖青年发明家". 2011年杨培东当 ...
-
夏永姚教授:锂电池如何做到大倍率地充放?
夏永姚,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日本佐贺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美国的大学.研究所和公司学习.工作近10年.1990年开始一直从事锂电池.电容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电化学专业 ...
-
她是亚洲最优秀的女化学家,西湖大学第1位女教授,活出女神光芒
"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这句诗词源自我国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题女中大夫图>,抒发了她羡慕男儿,渴望学习知识的欲望,也正是靠着这股子学习内驱力,她后来成为了横 ...
-
以身垂范 华师化学的守夜人——方禹之教授
方禹之 1931年2月6日生,江苏灌云人.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 1953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副主任. ...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谢毅:做科研需要一份洒脱
有这样一位女院士,为人低调谦和,在科研路上有着不屈的韧劲.坚持的毅力和开阔的胸怀.顺其自然的淡定心态,认真积极地面对生活赐予的每一段际遇,让这位了不起的女院士收获了很多,她就是谢毅. 谢毅做科研最基本 ...
-
“乐”起来“动”起来 ------抗击疫情系列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 这个寒假我们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再次被病毒袭击,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疫情当前我们要做到尽量居家,不聚集,不聚餐,为打赢疫情这场胜仗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居家期间我们在学 ...
-
清华大学特奖答辩:那对9年前的清华姐妹花,现在怎么样了?
Nov. 13 当我摘得了此方桂冠,而你拔得了那方头筹,我们明明可以在各自的田野里生长,为何不去做自己的特奖. 来源 | 乐学(lx62792453) 2008年,一对来自大连的双胞胎姐妹马冬晗.马冬 ...
-
鄂州人物程时远: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引领者
程时远,湖北鄂州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化学系,曾任湖大化学系主任.原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并担任湖北省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学科学术带头人等职务.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 ...
-
连续三年获清华大学奖学金,被邀请就教育发表演讲,师生收获颇丰
今天上午有幸作为家庭委员会成员参加了来自北京大学"北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素养养成与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子女学业规划指导专家刘飞华老师和清华大学经济 ...
-
河南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获国家考核A级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爱琴)记者昨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近日印发<关于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的通报>,我省在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被评为A级 ...
-
学长学姐有话说|刘臻:从挂科到一等奖学金到拿到六个offer,她说没人能定义你,除了你自己
做更多自己 想做的事 很高兴你能点开这篇文章,听听我的故事.我不会说很多看似高深实则缥缈的话,来和大家谈论如何成功,我只想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你分享我的经历和感受. 在这过程中,哪怕有一点触动到你, ...
-
两年发表14篇论文,2项发明专利,这位美女硕士再获最高奖学金
读研究生最怕什么?这个话题,读过研究生的人都心里有数.对于很多在读研究生来说,可能最担心的就是出不了成果,论文发表不了.因为很多学校对于研究生毕业是有硬性要求,需要发表小论文方可毕业. 然而,对于有的 ...
-
肖家喜:越南战场未杀敌一人,却获一等军功,回国后王震亲自慰问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与越南爆发了一场战役,最终结果是中方以压制性火力结束了这场闹剧,而就在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中.越边境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这天,战士照常值班,紧盯着远方 ...
-
44岁大学生:全系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
先导之声 年过四十再读大学,可能一般人都没有这样的勇气,如果以这样的年纪,在与一群年轻人的学习比拼中能独占鳌头,估计就更让人意外了.在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019级会计系,44岁的陈玉玲用自己的努力在与一 ...
-
97岁获诺贝尔奖:终身学习的有多牛逼
很多企业家说今年企业难做,很多人说每天面临巨大的压力-- 每个人都会有挫折和遗憾. 但是看了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当时 97 岁的 "Good Enough" 老爷爷的 ...
-
学习命理的态度
对命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上的学习.熟悉,一方面靠现实中实践去验证和总结.在此所言的思路.观点,有无道理,要留待各位在现实中去实践.一切的知识.学问.思想,丝毫都不能够离开生活,都是立足于现实世 ...
-
让我们学习以宽广的态度接纳不同的人、事、物,以期能彼此尊重和体谅
"事物本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们."------卡尔 荣格 心理学家找来两个7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A是个来自贫穷人家的小孩,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B则是一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