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之精要》(34)人参汤

《漢方臨床応用のこつ》这本书是我在博一时北中医图书馆搜到的。当时只翻译了一大半,一度原书不知踪迹。译作遂成为网络公众资源。去年又回馆,托邱浩老师的福,找到了这本书,并拍下了剩余的篇章。可是我也没有当初的心力去翻译,幸有精熟汉方的同道夏豪天,请他继续完成。他的翻译非常通顺,比我5年之前的省略兼杂搞笑的形式多了一份学术成熟和严谨。非常感谢他的支持。

译者:夏豪天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工作于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外治中心。精通日本汉方腹诊,擅用经方,善于针药并用治疗各类脾胃病。

“锋利”的药方

人参汤,是我最喜爱用的处方之一。这张处方,有效果确实、即使误用也不会有大的危害这一优点。

我以前非常喜爱剑道当中“磨上胴”这一剑技,但是我的这一剑技其实并非是真正的“磨上胴”,而是由柳生真阴流的高桥空山先生教给我的,来自于该流的“柳风”这一剑技的胴切。战争期间,作为陆军学员的我曾凭借这一剑技连胜五人,令区队长都十分震惊(一直比较懒惰,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的我,直到战争结束数日后才开始使用这一剑技)。

所谓“磨上胴”,就是一旦在头上接住敌人迎面劈下的剑技,紧接着就对对方的躯干部位进行击打的一种防御性的剑技。“柳风”是对于敌人从上下来的劈砍,像从下往上弹一样,又像是柳枝随风飘动一般,在头上格开随即从斜肩砍下去的一种剑技。这种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看似防御实则攻击的剑技,正是我所喜好的。

人参汤由十分平和的药物所组成,就后世派而言属于温补剂,但是这一处方所能达到的显著疗效,一点都不那些攻击剂来得差,这正好与我的喜好想吻合。

然而人参汤好像一般不常被人们使用,而且听说颗粒剂的销路也不是特别好。这据说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关于这个处方的使用技巧有一些难以掌握之处。

我掌握人参汤的使用方法,可以说是在跟义父侍诊的数年间,边看边学会的。因此,这确实是汉方解说书中没有,也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说明的啊。不过话虽如此,就像那些古代的祖传秘方一样,对汉方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因此我将尽可能用语言文字,将这些使用要点写下来。

人参汤的正证

人参汤的证,是一种虚弱气场。消瘦且缺乏体力,看上去没有生气的阴虚证(注:这里的阴虚证指的是虚性证、阴证,相当于国内的阳虚证)的场合,是人参汤的正证。

首先,人参汤用于这一类人伴有上腹部(心下部)的疼痛的场合,有时也用在胸痛上。

胸痛时多呈现出类似于心绞痛的症状,但有时也有胃引起的假性心绞痛。心下部疼痛的场合,大体是胃痛,此时严重的话可以是胃溃疡,轻的话也可以是胃炎。如果是胃炎X射线诊断上,多数是萎缩性胃炎。

我医大的同学K博士,数年来苦于胃溃疡之疼痛,在J医大医院接受种种治疗而没有效果。做了多次的X线造影,溃疡的影像都没有发生改变。最后,放射线的教授对他说:“你的病啊,用了这么多新的药都没有什么用,不如试试古老的方法吧。”因此,他想到了会使用汉方的我,并拜访了我。和以前相比,他瘦了很多。进行腹诊,腹部软弱而无力,心下部可闻及振水音。这些都是人参汤的正面腹证,同时脉象细弱。

因此,我投予人参汤。K君很有毅力,连续服药一年左右。服药后K君完全恢复了健康,他不仅当医生,而且还成了市会议员,表现活跃。就这样,后来又时不时有K君介绍而来的患者,我很高兴。但是不久之后,K君突然因为交通事故而意外逝世,我非常的悲痛。

人参汤证作为里寒证,可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因此我将冷证,伴有面色青惨、消瘦,同时缺乏生气作为其正证。

意外而来的抓手

口生清唾

人参汤证的抓手,虽说是意外而来的,但这个也是里寒证所表现的症状。口中积蓄着稀薄的唾液,是由于里有寒,体内变冷所致的。

数年前一对母女来到我院。母亲有六十多岁,女儿差不多二十七、八岁。母亲由于肠胃弱而长时间持续性地下利,怎么治也治不好,没有什么食欲,一吃东西就立刻腹胀,十分痛苦。形体消瘦易疲劳,总是有疲劳感存在。

脉弱,腹部肌肉瘦削,心下部可及明显的振水音。此外两侧的腹直肌呈现一拘挛的状态。

这位患者考虑是人参汤证和真武汤证的兼证。投予两方的合方,下利停止了,食欲也渐渐好转了。

(0)

相关推荐

  • 董氏针灸之胃炎处方!!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无规律的疼痛,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滞留食物.排空延迟. ...

  • 《汉方之精要》(21) 柴芍六君子

    柴芍六君子 构成和腹证 这是一个六君子的加味方,也是一个柴胡剂.比小柴胡要接近于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没有腹痛,柴胡桂枝汤有腹痛,柴芍六君也是有的.虚实的位置而言,比小柴胡要偏于虚证,大概是柴桂和柴桂姜这 ...

  • 《汉方之精要》(1)温清饮

    日本汉方翻译第一弹 <汉方之精要>(1) 这本书叫做<汉方之精要>山田光胤著 前言略 正文开始吧~~ 一 温清饮 构成 温清饮方如其名,由温补性质的四物汤和清凉性质的黄连解毒汤 ...

  • 《汉方之精要》(3)黄连解毒汤

    <汉方之精要> 黄连解毒汤(付:三黄泻心汤) 读读汉方书,会发现各种处方有自己的特点,作者都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说明自己的用法.我也是尽量如此. 可是,书中写的很多很典型,实际遇到的病人常常不 ...

  • 《汉方之精要》(4)葛根汤

    精神分裂病,假以日时,长期治疗,能够收效.但是需要家属的努力,因为患者都是自己没有吃药的概念,对自己的病认识不到,需要一定督促.但是就这样,也会有人说我自己吃着吃着觉得效果不错身体变好了,于是自己就吃 ...

  • 《汉方之精要》(5)加味逍遥散

    各位久等 实在抱歉 最近忙准备比赛 写开题 健身 ....sorry sorry. 好,话不多说.老人译作,<汉方处方应用之精髓>在此~~ 版权所有,谁盗版我就找我的运动员们来究谁. 加味 ...

  • 《汉方之精要》(6)驱风解毒散

    转帖请注明出处. <汉方处方临床之精髓> 驱风解毒散 使用秘诀 出典<济生方>,原来是散剂.实际用起来感觉煎剂好用,所以我用汤. 这也是大冢先生常用处方,我记得很清楚,浅田的& ...

  • 《汉方之精要》(7)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黄芪汤 出典和指针 出自<金贵要略>水气病篇,依据大冢敬节的指点,黄汗病或者于此相似的疾病. 黄汗病,两膝有湿气而冷,腰以上汗,腰部弛痛,皮中好似有物,体重,疼痛,烦躁,小便难. 类 ...

  • 《汉方之精要》(8)桂枝加附子汤

    (老人按:翻译文章是我的一大乐趣,话说咱还有个牛逼的同学把<攻売機動隊>给翻译完了,所以咱想作关于大塚敬节先生的论文,希望有识之士予以指导不吝赐教,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桂枝加附子汤 典 ...

  • 《汉方之精要》(10)桂枝茯苓丸

    我有的时候跑药店,去看看现在出了什么成药.可惜的是,由古方直接作成的成药是比较少的,其实不是没有,比如小青龙,桂枝汤,黄芪建中,安中散都有相应的成药,但是名字都是千奇百怪,制剂种类繁多,全然不像我吃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