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画论(连载17)唐宋:《画山水诀》(摘抄)(宋)李澄叟 撰
相关推荐
-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中国古代画派之北方山水画派
北方山水画派形成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是创始于五代荆浩的水墨山水画派.五代之前,山水画以青绿为主,中晚唐方兴起水墨山水画.至五代十国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隐居于太行山的荆浩,在总结前入水墨画创作经验 ...
-
国画技法15:卷云皴
卷云皴又叫云头皴或乱云皴,是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之一.以李成为创始者,所画山石的形态.笔墨仿佛云气涌动,故名.其法以中锋略带侧锋而为之.适合表现中原.齐鲁一带山石的形状和质感. 运用卷云皴的代表画家还有北 ...
-
清代早期王翚二十九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同属“北方流派” 范宽和李成为何被称为“一文一武”
中国的山水画主要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北宋南北两大山水画派中的李成.范宽.董源以不同 ...
-
宋 高克明山水人物作品欣赏
良宵引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高克明 宋代 溪山积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高克明,生卒年不详,宋代画家.工画山水,尤长小景. 溪山雪境图 青峰茅屋 夏山飞瀑 窠石野渡 烟岚窠石 来源:艺术929
-
历代画论(连载16)唐宋:《画山水赋》 (五代)荆浩 撰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提要 四庫全書 子部八 畫山水賦 藝術類一 書畫之屬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 ...
-
历代画论(连载15)唐宋:《画继》(宋)邓椿 撰
●关于<画继> <画继>中国南宋绘画史著作.邓椿著.邓椿,字公寿,四川成都双流人 ,官至通判 ,家富书画收藏,因感于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90余年无人续著绘画史 ...
-
历代画论(连载37)元明:《画原》(摘抄)(明)宋濂 撰
史皇与仓颉皆古圣人也.合颉造书,史皇制画,书与画非异道也,其初一致也.天地初开,万物化生,自色自形,总总林林,莫得而名也,虽天地亦不知其所以名也.有圣人者出,正名万物,高者谓何,卑者谓何,动者谓何,桓 ...
-
历代画论(连载36)元明:《画引》(摘抄)(明)顾凝远 撰
○论兴致 当兴致未来,腕不能运时,径情独往,无所触则已,或枯搓顽石,勺水疏休,如造物所弃置,与人装点绝殊,则深倩冷眼,求其幽意之所在,而画之生意出矣.此亦锦囊拾句之一法. ○论气韵 六法中第一气韵生动 ...
-
历代画论(连载5)唐前:《叙画》(南北朝宋) 王微 撰
辱颜光禄书: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而工篆录者,自以书巧为高.欲其并辩藻绘,覈其攸同.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镜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 ...
-
画山水,不学宋元人法,格调始终不会高
画山水,不学宋元人法,格调始终不会高
-
历代画论(连载19)唐宋:《画苑补益�山水诀》(宋)李成 撰
凡画山水: 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辟绰繁细则失神.发树枝左长右短,立石势上重下轻.摆布裁插,势使相偎. ...
-
历代画论(连载48)元明:《写山水诀》(元)黄公望
黄公望 水阁清幽图 南京博物馆 ◆黄公望画论:写山水诀 近代作画多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园润. 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 ...
-
历代画论(连载28)唐宋:《山水训》(宋)郭熙
北宋 郭熙 窠石平远图 绢本墨笔 120.8�16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熙宁朝,元丰年,郭熙出,画院变: 用郭体,考生员,郭熙画,大自然. 幽谷图,重岩障,早春图,春色荡: 平原图,石鬼样,树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