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画论(连载19)唐宋:《画苑补益�山水诀》(宋)李成 撰
相关推荐
-
宋 高克明山水人物作品欣赏
良宵引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高克明 宋代 溪山积雪图,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高克明,生卒年不详,宋代画家.工画山水,尤长小景. 溪山雪境图 青峰茅屋 夏山飞瀑 窠石野渡 烟岚窠石 来源:艺术929
-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同属“北方流派” 范宽和李成为何被称为“一文一武”
中国的山水画主要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北宋南北两大山水画派中的李成.范宽.董源以不同 ...
-
风二中五律选(一)
过故人庄 溪转欲穷途,孤村出垅隅.板桥流水静,泥径野花腴.谈笑惊乌鹊,清茶落碧梧.相期秋刈日,来对火红图. 野村 红日隐林西,山回路欲迷.流云连紫陌,野柳隔清溪.风送浮烟散,桥横芦苇低.蹒跚归钓叟,垄 ...
-
国画技法15:卷云皴
卷云皴又叫云头皴或乱云皴,是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之一.以李成为创始者,所画山石的形态.笔墨仿佛云气涌动,故名.其法以中锋略带侧锋而为之.适合表现中原.齐鲁一带山石的形状和质感. 运用卷云皴的代表画家还有北 ...
-
中国绘画纵横导览|中国古代画派之北方山水画派
北方山水画派形成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是创始于五代荆浩的水墨山水画派.五代之前,山水画以青绿为主,中晚唐方兴起水墨山水画.至五代十国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隐居于太行山的荆浩,在总结前入水墨画创作经验 ...
-
历代画论(连载48)元明:《写山水诀》(元)黄公望
黄公望 水阁清幽图 南京博物馆 ◆黄公望画论:写山水诀 近代作画多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园润. 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 ...
-
落笔苍润,意境清幽,清乾隆状元“画苑领袖”钱维城山水作品精选
落笔苍润,意境清幽,清乾隆状元"画苑领袖"钱维城山水作品精选
-
历代画论(连载20)唐宋:《画墁录》(宋)张舜民 撰
◆提要 <画墁录>一卷,宋张舜民撰.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人,中进士第,为襄乐令,累官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坐元祐党籍,谪商州,复集贤殿修撰卒.事蹟具宋史本传.舜民工诗文, ...
-
历代画论(连载17)唐宋:《画山水诀》(摘抄)(宋)李澄叟 撰
立宾主之位,定远近之势.然后穿凿境物,布置高低.落墨无令太重,太重则浊而不清,落墨无令太轻,太轻则燥涩乾枯而不润.蒙染切忌太见,太见则翻成光滑.辟绰无令手絮,手絮则必损精神.要在不亏不盈,皴染得中.发 ...
-
历代画论(连载16)唐宋:《画山水赋》 (五代)荆浩 撰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提要 四庫全書 子部八 畫山水賦 藝術類一 書畫之屬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 ...
-
历代画论(连载15)唐宋:《画继》(宋)邓椿 撰
●关于<画继> <画继>中国南宋绘画史著作.邓椿著.邓椿,字公寿,四川成都双流人 ,官至通判 ,家富书画收藏,因感于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90余年无人续著绘画史 ...
-
历代画论(连载14)唐宋:《后画录》(唐)僧彦悰
●序 彦悰为帝京寺录.因观在京名迹,其中优劣差降,甚有不同,若曹.姚之徒,巳标前录,张.谢之伍,题之<续品>,沙门之内,弃其数人,但非释氏所宜,故阙而不录.都合二十七人,名曰<后画录 ...
-
历代画论(连载67)清:《画谭》(摘抄)(清)张式 撰
王右丞曰:"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上与尚同,非上下之上.后人误会,竟认水墨为上品,着色为下品矣.右丞谓画以水墨而成,能肇自然之性,黑为阴,白为阳,阴阳交构,自成造化之功.故着色画亦以 ...
-
历代画论(连载68)《画学心法问答》(摘抄)(清)布颜图 撰
○问答小引 淮海戴时乘不远数千里担簦而来,投余学画,初未测其涯量,其遑遑者乎?故逡巡避席而言曰:"吾学不足以接海内之士,幸毋自误."既而观其容颜易直,出词雅正,叩其所学则岐黄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