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西汉丞相教你做领导的艺术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孝文帝刘恒举手投足间已经从一个边郡之王(代王)成长为合格的大汉天子,朝会之上他挥洒自如,沉着驾驭父亲刘邦留下的这帮开国功臣。
“右丞相,咱们国家一年大概处理多少起案件呐”,文帝将目光移向了坐在首列的绛侯周勃。
周勃一愣,皇帝今天怎么不按常理出牌,问自己这等鸡毛蒜皮的事情,可就是这等小事,自己也硬是不知道。他满脸通红,一时无语,好似又在绞尽脑汁的去想,“不知道”。

▲汉文帝刘恒 【剧照】
“那朝廷一年的收入支出大概是多少呀”,文帝明显对周勃的表现有所不满,他不相信堂堂的大汉丞相不可能啥事都一问三不知,于是继续问周勃。
周勃全身发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之上冒了出来。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用沉默来作答(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文帝脸色显得很难看,这不是说让周勃出丑的问题,他感觉自己亲自任命的右丞相怎么能是这种水平,感情周勃一天在家吃闲饭呢。
“陈平,你知道吗”,汉文帝不甘心,又转而问左丞相陈平。
这里插一句,西汉自曹参之后不再设相国一职,而是另设左右丞相二人,而右丞相略高于左丞相。

▲陈平 【剧照】
当时汉文帝继位之初是想让陈平干右丞相来着,结果陈平躲着,认为自己在平定诸吕的叛乱之中功劳不如周勃。于是文帝任命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另外给了陈平大量的赏赐(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臣陈平也不知道”,陈平脸不红心不跳立即作答声音还很洪亮。
朝堂之上一阵骚动,群臣叽叽喳喳互相耳语,连文帝也没有想到陈平会唱这出戏。
“这些事情有知道的人”,陈平接着说道。朝堂之上立即安静了下来。
“你说说,谁知道”,汉文帝语气中略带一丝质问。
“陛下您要问国家一年处理多少起案件,您应该问廷尉(九卿之一,主管司法),您要问一年的收入支出,您应该问治粟内史(九卿之一,后改为大司农,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陈平回答的不卑不亢。
“那这些事情都有人管的话,请问你这个丞相一天干啥呢”,汉文帝生气了。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干嘛还狡辩。
“臣的职责只是管好这些管事的人让他们各安其职而已”,跟着高祖刘邦打天下见惯了腥风血雨的陈平任何时候都显得很淡定。

▲周勃 【剧照】
子玉老弟自我觉得陈平回答汉文帝的这段话甚是精彩,现把《史记》之中的原话摘录下来。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汉文帝大喜,他觉得领导者就应该高屋建瓴,从大处着手,而不应该只管一些鸡毛蒜皮有人管的事情(孝文帝乃称善)。
朝堂之上紧张的气氛立刻缓和了下来,只有周勃还木讷的站在原地,脸色煞白。
“我说陈平,这些东西你怎么从来也不教我呢”,下朝之后,周勃还在想着自己出丑的事情。
“哈哈哈”,陈平大笑,“你连干丞相该干些啥都不知道,陛下要是问你咱们长安城中有多少小偷你还真给一个一个数去(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
周勃羞愧的就差找个地缝钻下去了,他现在才知道,自己和陈平那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周勃拖病请求辞职,汉文帝也顺水推舟批准了。从此陈平一个人干着丞相。
其实工作中、生活中,我们也能够时常发现一些人,他们整天很忙,却不知道都在忙些什么事情,他们很累,却并没有多大的效率。

▲陈平 【剧照】
还有一些领导,他什么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搞得属下各部门却闲得不知所措。最后,把自己累得要死不说,自己领导的这个团队却并没有多大的建树。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其实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你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亲自动手,那样只显得手底下都是一帮窝囊废。而结果也往往是适得其反,明明自己很辛苦,却没有出什么成绩。
原因很简单,总经理,你不能把保安的活都给干了。
作为领导者,你就要大处着手,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然后管控好手下,让他们各安其职,这样你不仅自己轻松,结果往往会更好。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