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上)

当我谈论老子的时候,我不是在谈论别人。我是在谈论我自己---就像老子在说话一样,通过另一个身体,另一个名字,另一个化身······【孙得一】

点上方视频欣赏【老子微言】主讲:孙得一

老子说,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

山东曲阜孔府内院墙上画有一个叫“四不像”的怪物,龙头、狮尾、驴蹄、麒麟身。据说,世上本没有这种东西,它是孔圣人为教育后代虚构出来的。

这个怪物,经不住外界的诱惑,看见宝贝就想夺,先后抢了8种宝贝,仍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要去吞太阳,结果掉进汪洋大海,丢了性命。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在这些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四不像”的故事警示我们,要懂得学会“知止”。

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告诫人们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一味索取,贪得无厌,直到泥足深陷,才幡然醒悟发觉为时已晚。

商人成败,多败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想占尽天下大小之利,大有满盘皆收,赢家通吃的冲动。

道德经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中年发达叱诧风云,但晚年凄惨,生意衰败,最后被官府抄家,在一贫如洗、惶惶不可终日中死去。

而与胡雪岩齐名的韩国富商林尚沃,比胡雪岩大44岁。林尚沃从事当时最赚钱的人参、貂皮生意,很快成为朝鲜首富,并被封为三品官员。

林尚沃巅峰时刻,完美谢幕。成为首富之后,千金散尽,复归农事,悟“商道”而成圣。

林尚沃和胡雪岩生活在同一时代,都是富可敌国,都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不知止”,而林尚沃“知止”,人生智慧至少还差“一步之遥”。【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限时福利

孙得一老师抖音直播课开始啦!

每天上午9点在抖音直播!

以国学智慧,为你解答人生疑惑,
情感、事业、子女教育、个人成长……
经典书籍免费赠送

直播间福袋领不停

进直播间方法:

长按保存下方图片,打开抖音即可

世上之事,皆有物极必反之理,过度的行为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所以真正大智慧的商人,懂得“知止”,决不会在鼎盛之时跌入低谷。真正的智者知道,当行则行,当止即止,才是立身长久的不败之道!

综观历史上的伟人,他们的英明伟大,名垂青史,就在于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顺势而为,同时,也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老子告诉我们: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一代商圣”范蠡,离开楚国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复兴越国,消灭吴国,范蠡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携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孤舟消失于五湖之上。

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在齐国海边的一块荒地,范蠡苦身尽力,开荒垦地,治产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达到“巨万”,却仗义疏财,三次散尽千金,天下人称陶朱公。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他写信给功臣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说,飞鸟射完了,良弓就没用了要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抓完了,猎狗就要被煮杀了。

劝文种还是早早地离开吧,而文种不听劝告,最后还是被勾践所杀。而范蠡因为懂得“知止”,智以保身,成名天下。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懂得知止,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人生自守,一种人生智慧……

曾国藩说:“人生之懂得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享受而妄求。”但即便成就如胡雪岩、文种这样的人,都做不到“知止”。

看来“知止”确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它击中了人性最大的弱点,击中了人性贪婪的本质。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止”呢?我们下集继续讲。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