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知足者富,知止者久
相关推荐
-
39、“道”无为无不为的制服万物欲望——走进《老子》
39."道"无为无不为的制服万物欲望--走进<老子> 老子在"道"篇的最后几章,不厌其烦在论述什么是"道",以及告诫王侯们,如 ...
-
道恒无名 化而欲作 不辱以静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 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恒无名 大道永恒,自然.无争:有功不居,有名不就,故而大道无名. ...
-
知足者富,知止者久
中华诗文学习12-18 08:12跟贴 3 条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 ...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符合道,战马用来运粪种田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制欲
[一指之穴,能溷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语出清代唐甄<潜书·贞隐>.一个指头粗的洞穴,能够使千里长河的水全部漏干:一小块美味肉食,能败坏十辈子渐积形成的美德.说明人不能纵欲.指: ...
-
聂成华||老子:知足者富,知止者久
聂成华书法作品欣赏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强调"知足者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 ...
-
《老子》的智慧: 真正的自然, 动静相依, 知止有度
(一)自然就有效果.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活在地上,就以地上的事物为方法进行生活,地球存在于宇宙之中,就按着在宇宙中的关系和法则而存在 ...
-
老子说: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上)
当我谈论老子的时候,我不是在谈论别人.我是在谈论我自己---就像老子在说话一样,通过另一个身体,另一个名字,另一个化身······[孙得一] 点上方视频欣赏[老子微言]主讲:孙得一 老子说,遇事&qu ...
-
老子说: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下)【老子微言】
当我谈论老子的时候,我不是在谈论别人.我是在谈论我自己---就像老子在说话一样,通过另一个身体,另一个名字,另一个化身······[孙得一] 点上方视频欣赏[老子微言]主讲:孙得一 上章讲了:老子说, ...
-
老子说: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
推荐阅读☞读名人励志故事语录,开阔视野 推荐阅读☞读名人励志故事语录,开阔视野
-
老子: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
曲阜孔府内院墙上画有一个叫"四不像"的怪物,龙头.狮尾.驴蹄.麒麟身.据说,世上本没有这种东西,它是孔圣人为教育后代想出来的.这个怪物,经不住外界的诱惑,看见宝贝就想夺,先后抢了8 ...
-
46、“知足、知止”方可终生安康的阴阳之道——走进《老子》
46."知足.知止"方可终生安康的阴阳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告诫天下一个最质朴的道理:水和气阴阳之道的作用,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
道经之九、盈而知止,不遗其咎...
帛书校订本: 埴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群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白话通译本: 持续向埴器(粘土制的陶器)中注水,使其满盈,就会溢出来,不如适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