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魅力—东传西渐的中国审美!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 天梯山石窟
第二站,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别名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黄羊水库边上,创建于412~439年,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凉州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 ...
-
22. 关于凉州的文化大争抢
点击上方音频听课 - 昙耀 我在昨天已经透露,北魏王朝在山西大同建造云冈石窟,与他们抢来的一个伟大雕刻家昙曜有关.我用了一个"抢"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究竟是从哪里把昙曜抢来的 ...
-
中国古代建筑-石窟
石窟 石窟是依着山崖开凿而成的一种佛教建筑,它并不是在地面上搭建的房屋,而是在山石中凿出的洞窟.中国石窟众多,凿建时间绵远悠长,而且大多石窟较为庞大,其中的雕像精美.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中 ...
-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 黄立:今日东学如何西渐——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体系的建构
今日东学如何西渐 黄立 作者简介: 黄立(1972-)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文学翻译. 内容摘要 与关键词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学者一直在积 ...
-
中国影像方志 | 安岳:融通川渝,文宗东普西眉之盛;承接石秀,艺贯摩崖石窟之名
CCTV-10 2021.5.20 23:1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安岳篇 01:19 01:19 03:30 / 03:30 古代舆图 千载山城 清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董邦达带领 ...
-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东学西传四百年
中外文化交流史源远流长,有史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84)(罗新璋).据称中国典籍外译始于北魏时期,中国僧人昙无最把<大乘章义>译成梵文(马祖毅),而中国文化经典最早外 ...
-
仰望星空|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1)
2019-04-04 △原文刊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18年第11期 点击购买 2019年4月,本刊纪实版刊发了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甫一推出,即引起强烈反 ...
-
中国少有的自东向西的河流,草原上一条亮丽的绸缎,风光无限好
这是西宁进入西藏.去青海湖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少有的自东向西流向的河流,倒淌河河水自东向西而流,汇入青海湖,是一条依靠雪融水和雨水的季节河,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倒淌河的河流蜿蜒曲折,清澈见底,宛如一 ...
-
中国有多少条自东向西的河流?
大河向"西"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大河向东流"的概念一直深入人心 但在我国西部群山之中 由于特殊地形 ...
-
漠河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地方,最东、西、南位置你知道在哪吗
漠河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地方,最东、西、南位置你知道在哪吗
-
中国茶的东传和日本“茶道”——【资料收藏】
中国茶传到日本很早,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考证,比较可信的关于茶的第一次记载当在815年,这一年日本平安朝的嵯峨天皇行幸途中,路过繁峙寺,该寺的大僧亲手煮茶进献.这一年6月,嵯峨天皇命令在各地种茶,作为 ...
-
大河之水天上来!东水西调,空中传送,中国天河工程举世瞩目
原创2021-09-01 17:18·博士考究官 中国对科研活动一直投入很大,在载人航天.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伟大跨步.对于有利于未来生存发展的事情国家一直很支持,南水北调工程也已持续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