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二)
相关推荐
-
厚夫专栏◎散文:羌 村
著名作家厚夫授权 专栏 羌 村 文/厚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稍有一点中国古典文学基础的人,估计不会对这 ...
-
夜读|云浮方志里的唐诗(下)
作者:文长辉 二 有一位诗人在南下途中,专门拜访了惠能大师. 这人就是宋之问.唐景云元年(公元712年),被流放的宋之问经韶州广果寺(后名南华寺)朝拜惠能.我们无从得知当时拜见的情景,也许会有&quo ...
-
115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注: 乾元:唐肃宗年号,仅用两年(公元758年到759年). ...
-
118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注: 有妹:杜甫有妹嫁韦氏.诗人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写 ...
-
117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三)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注: 驾鹅:一种野鹅,似雁而大. 鹙鸧:即秃鹙,状如鹤,色灰. ...
-
120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六)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注: 湫:水潭,此指同谷的万丈潭.<方舆胜览>:& ...
-
119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注: 黄蒿:一种野草,古诗文中常借以写荒凉景象. 古城:蔡梦弼 ...
-
121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注: 三年:从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二年(公元75 ...
-
D112杜甫七言歌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读记
杜甫七言歌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读记 (小河西) 这组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在秦州时,对同谷满怀希望.甚至到了同谷边界"积草岭"时,还有" ...
-
硬笔书法——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硬笔书法——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
116唐诗解读——李白之《长干行》(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