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六)
相关推荐
-
D112杜甫七言歌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读记
杜甫七言歌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读记 (小河西) 这组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在秦州时,对同谷满怀希望.甚至到了同谷边界"积草岭"时,还有" ...
-
陈二虎:古梓州,今三台,诗圣杜甫流浪心灵的栖处|大烟摄影
孙英杰:穿过夜色的媚,凝结成永恒的姿势|一朵文雪儿摄影 文/陈二虎 图/大烟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这里因爱国大诗人杜甫避难,而拥有了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草堂. 当你踏上三台这片土地,你就仿佛嗅到勃勃 ...
-
杜甫诗解读(759)目录
杜甫诗解读(759.07-759.12)目录 一.时间 乾元二年(759)下半年. 二.杜甫行踪 华州----秦州----同谷----成都 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事的职务.携家带 ...
-
厚夫专栏◎散文:羌 村
著名作家厚夫授权 专栏 羌 村 文/厚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稍有一点中国古典文学基础的人,估计不会对这 ...
-
看历史典故,读懂中华沧桑28
看历史典故,读懂中华沧桑28 115.鉴真东渡 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áo)衡.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 ...
-
杜甫为什么弃官华州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甫在华州的"诗兴" 作者 谢 吾 杜甫在大历三年(768) 的<峡中览物>一诗中说:"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 ...
-
116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注: 镵:锄一类的掘土器具.因有长木柄,所以称"长镵 ...
-
115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注: 乾元:唐肃宗年号,仅用两年(公元758年到759年). ...
-
118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注: 有妹:杜甫有妹嫁韦氏.诗人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写 ...
-
117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三)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注: 驾鹅:一种野鹅,似雁而大. 鹙鸧:即秃鹙,状如鹤,色灰. ...
-
119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注: 黄蒿:一种野草,古诗文中常借以写荒凉景象. 古城:蔡梦弼 ...
-
121 唐诗解读——杜甫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注: 三年:从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乾元二年(公元75 ...
-
硬笔书法——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硬笔书法——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
120唐诗解读——李白之《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