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药——水牛角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
为犀牛角的代用品。
性状
本品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鉴别
本品粉末灰褐色。不规则碎块淡灰白色或灰黄色。纵断面观可见细长梭形纹理,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色色素颗粒;横断面观梭形纹理平行排列,并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色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较平整,色素颗粒及裂隙较小,难于察见。
炮制
洗净,镑片或锉成粗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复方
①治出血:牛、羊角及蹄甲,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里焚烧炭化,研成细粉过筛。内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于患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②治喉痹肿塞欲死者: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海上集验方》)
③治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圣济总录》)
④治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⑤治牛程攓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各等分。共为末。牛骨髓调搽,虚弱者辣服十全大补汤。(《外科正宗》牛角散)
⑥治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圣惠方》)
⑦治蜂螫人:牛角烧灰,苦酒和,涂之。(《补缺肘后方》
文献摘录
1.《本草图经》治喉痹肿塞欲死,烧灰,酒服一钱。小儿饮乳不快似喉痹者,取灰涂乳上,咽下即瘥。
2.《千金翼方》
疗时气寒热头痛。髓∶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
3.陆川本草》
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4.《四川中药志》
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附药
牛角鳃
《神农本草经》:下闭血,淤血,疼痛,女人带下血。髓,补中填骨髓。久服增年。胆可丸药。
来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
性味归经
味苦;温。肝;肾经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收涩止痢。主瘀血疼痛;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带下;痢下赤白;水泻;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复方
①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牛角鳃二两(烧灰),白矾二两(烧汁尽),橡实一两,木贼-两,芎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二钱。(《圣惠方》牛角腮散)
②治亦白带下:牛角腮(烧令烟断),附子(以盐水浸泡七度,去皮),上件等分,捣罗为末。每空心酒下二钱匕。(孙用和)
③治卒下血:黄牛角腮一具(烧赤色,出火即青碧)。上一味为细散,食前浓煮豉汁,和二钱匕,重者日三。(《近效方》)
④治鼠奶痔:牛角腮烧作灰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塞上方》)
⑤治痢色白,食不消者,为寒下:牛角腮烧灰。上一味捣筛,白饮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⑥治蜂虿整疮:牛角腮烧灰,醋和敷之。(《肘后方》)
摘录《中国药典》,仅供参考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图片选配于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 清热凉血的中药——水牛角

    清热凉血药"水牛角"为牛科水牛属动物水牛的角,是中药犀角的代用品.别名沙牛角.其味苦,性寒:归心.肝经. "水牛角"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之功效.主治温病高热, ...

  • 犀牛与犀牛角

    写在前面 犀牛角曾经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药材, 现如今他已退出药典, 其曾经参与的中成药也都换成了水牛角. 药智数据中还有少数关于他的方剂. 我们一起看一看,曾经他主要是一个什么样的功效. 其实很多动物 ...

  • 奇正消痛贴膏

    奇正消痛贴膏的功效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损伤.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陈旧性伤痛等具有治疗作用. 奇正消痛贴膏由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水柏 ...

  • 眼科常用中药临床应用.清热凉血药.2. 生地黄

    ⑵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经: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应用: ①见眼科常用中药临床应用.祛风清热药.5.菊花③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②见眼科方剂新 ...

  • 清热凉血药——地黄(鲜地黄、生地黄)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釆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quo ...

  • 清热凉血药——玄参

    性味归经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1.玄参为咸寒 ...

  • 清热凉血药——牡丹皮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 痈肿疮毒. 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瘀的功 ...

  • 清热凉血药——赤芍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 ...

  • 清热凉血药——紫草

    性味归经 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本品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 ...

  • 清热凉血的中药——赤芍  清热凉血药“赤...

    清热凉血的中药--赤芍 清热凉血药"赤芍"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别名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等.其味苦,性微寒:归肝经. "赤芍"有清热凉血,活 ...

  • 清热凉血药和清热燥湿药歌

    清热凉血药歌 清热凉血多寒品,血分实热热伤阴: 证见斑疹与出血,烦躁舌绛神发昏: 活血散瘀用丹皮,滋阴散结取玄参: 生地养阴增津液,犀角解毒镇心神: 赤芍止痛去瘀血,紫草解毒透斑疹. 清热燥湿药歌 清 ...

  • 清热凉血药的性味归经!

    清热凉血药大多是苦寒的,有的药物还可能有咸味,咸入血,清热凉血药的归经,主要是心肝两经,配伍方面,营分注意配伍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血分注意配伍活血化瘀和止血的药,但是都要还要配伍养阴的药. 清热凉血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