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了方式,他就是个听话的人

“我们家孩子是自闭症伴随智力低下。”
不止听到、看到一个家长这么说,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诊断的?
现行的智力测评工具对于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而自闭症孩子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上面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我说的“语言理解的缺陷”并不是他们听不懂,而是有时候我们对问题的呈现方式或需要他们回应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存在着缺陷,他们不理解,做不出来,我们以为他们不会,然后戴上一个“智力低下”的帽子。
其实有时候,换一个方式表达我们自己,他们可以理解与接受。
换一种思路聆听他们,他们也可以表达。

我和彧宝宝上课,最近在进行提问的训练,我会抓住各种机会问出问题,让孩子们先感知问题。
“你还记得上次我'a’了多少下吗?”我和彧宝宝会做个游戏,就是轮流发出“a”的音,我发音的时候他来说说,他发音的时候我来数数。
“记得。”彧宝宝的口型告诉我。
对于孩子的这样肯定的答案,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他只是随意回答。但为了让他体会到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这件事情的概念,于是我说:“你记得,你说啊。”
彧宝宝妈妈不记得了,所以没法给他提示。彧宝宝待在那里。
我又问:“你记得上次我'a’了多少下吗?”我想这次他应该会不说话或者说不记得了吧。
“记得。”又一个口型做出来。
于是我又循环前面的话:“你记得,那你告诉我们。”
这个时候妈妈开始引导他说:“我不记得了,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彧宝宝特别坚持。
我就等待那里,“你记得,那你告诉我们,上次我'a’了多少下。”
“23下。”虽然没有声音,但是口型就是这个数字。
我翻开之前的记录,果然是23。
我开始为之前先入为主认为他瞎说的想法而有一点点羞愧,也惊叹于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彧宝宝的语言能力就比较弱,尤其在表达上面,以至于我们会认为他就是很多家长口中的低功能自闭症,自闭症伴随智力低下。但跟彧宝宝相处的两个学期以来,这个小孩儿给我的惊喜连连不断,我甚至认为他还有很多我们未曾发觉的能力有待于展现。
以前因为他不懂,跟他说的少,现在说的多了,让他自己表达的多了,感觉他的很多能力被激发出来了,其实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沟通的渠道,一个适应他们理解的途径,一个表达的方式与机会。


昨天的舞动课,钟老师让孩子们把球放在家长的身体部位上,孩子们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乍一看,他们不听从指令,但仔细想,却不是这样的。
他们不知道放到哪里,这是我在彤彤身上看到的,他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身体部位,但是换到阿姨身上的话,他就有点不知所措了。而这个时候我们的提示依旧是语言的,“把球放在阿姨的肩膀上。”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指令,很容易反应出的动作,但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真的很困难,他们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做。我让阿姨指指自己的肚子,或者像钟老师在开始示范的那样,我们把肚子挺起来,让他从视觉上看到。
人们总是习惯用语言去交流,去表达,来展示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最初的语言交流很困难,而动作上的表达可能更适合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和他们说话,当他们听的多了,才有反馈。
就像我和彧宝宝妈妈共同探讨出来的结果:指令类的语言可以少一点、简单一点,并且用动作提示出来,让孩子们看到;交流类的语言可以多一点、复杂一点,让孩子们感知这个语言环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