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恩作品:家乡的老榆树
相关推荐
-
故乡——永远难以割舍的情结
本文作者:卢丰 故乡,是每个人一生中永远难以抹掉的记忆,永远难以割舍的情结,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处,故乡始终让人挂念在心,魂牵梦绕.今年十一国庆长假,我们一大家人决定回乡度假,亲吻养我的黑土地,拥抱育我 ...
-
蔚文丰:故园殇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故园殇 蔚文丰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题记 前些日子,我又回到了家乡.时至隆冬,四野萧疏,水瘦山寒.刚进村口,远远就望见一伙乡亲们蹲在阳坡湾的一堵土墙下,摆成一溜,悠闲地晒着太阳.净是些年老体 ...
-
乡愁里的桐花沟 / 程晓平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53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乡愁里的 ...
-
散文|| 家乡的大槐树
欢迎光临冬歌文苑- 家乡的大槐树 文||范景来 我的老家有三条街,前街.后街和东街,前街和后街在街西面,向东在市场处交汇,形成一条东街.三条街俨然就是一个横向的"Y"字形.三条街交 ...
-
陈长立:乡村生活安全的一点思考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乡村生活安全的一点思考 作者 | 陈长立 原创 | ...
-
看电影 作者 张德富
晚上,风清天晴,星光闪闪,这时辰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忙着烧火做饭,从田野归途的男人们.眯一会儿眼,打个顿.女人们忙着哪些猪鸡,山村进入黄昏,电影队来了.村子中央,挂起了白银幕. 人们三三俩俩,催促着孩子 ...
-
雪莲的散文:家乡门前的那棵老榆树
家乡的树种很多,也都有各自的风格及特性.松柏四季常青,杨树高而挺直,垂柳随风摇摆.但我更喜欢的是家门前那棵古老的榆钱树. 可爱的榆钱树,你在我脑海里永远是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你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景 ...
-
程子恩作品:除夕
除 夕 文.程子恩 除夕这天,父亲通常是要赶趟轰隆集的. 所谓轰隆集,就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集,商家到这个时候不再考虑赚多少,能处理的只要不赔本都会处理干净,不再留到年后,所以东西异常便宜,轰隆集 ...
-
程子恩作品:二月二
二月二 文.程子恩 "二月二,龙抬头",可能这一天龙真的抬头了,小时候印象中每年的二月二通常会刮大风,恰好又赶到顾集逢会,所以二月二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 早晨起来,母亲开始张 ...
-
程子恩作品:洋槐花
洋 槐 花 文.程子恩 三月初,洋槐花盛开了,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枝头,引来嘤嘤嗡嗡的蜜蜂久久舍不得离开. 含苞欲放的洋槐花是一道美食,小时候总能勾起孩子们的馋虫,所以一到盛开的时候,摘洋槐花成为一 ...
-
程子恩作品:麻嘎子
麻 嘎 子 文.程子恩 麻嘎子又叫麻秸嘎,农村曾经流传过"麻秸嘎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的歌谣,这些是借用咒骂那些不孝之子的,与麻嘎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麻嘎子学名灰喜鹊,时至今 ...
-
程子恩作品:唱小戏
唱小戏 文.程子恩 小戏又名大鼓书,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演唱时须有一副竹制三角架,站鼓一面,木质夹板或铜质月牙板一副.演唱者一手拿着鼓椎打鼓,另一只手打着夹板或者月牙板,边打边唱,有时夹杂着道白 ...
-
程子恩作品:栽春红芋+割红芋秧子
栽春红芋 文.程子恩 红芋芽子卖了几pen子,零花钱也挣得差不多了,人们便忙起了栽自家的春红芋. 那个年代,人们缺吃少穿,粮食打的不够吃,总是接不住气儿,于是在秋种时留出一块地晒垡子,用于栽春红芋.春 ...
-
程子恩作品:煤油灯
煤油灯 文.程子恩 小时候,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灯,家家户户只有用煤油灯照明.天刚擦黑,赶紧做饭,有的人家甚至不吃晚饭,如果孩子喊饿,就会安慰道:"快点睡觉,人是一盘磨,睡那就不饿!&quo ...
-
程子恩作品:炸石油
那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突然来了好多大汽车,拉着各种机械,在刚刚罩严地的麦田里横冲直撞,当时也不懂,就听说是炸石油的.吃过早饭,几个同学看时间还早,就约起来去西地看炸石油. 来到地里,只见好多大汽车 ...
-
程子恩作品:红芋之下细粉
红芋之下细粉 文.程子恩 细粉又叫粉丝.粉条,是用粉面子做成,属即食食品,既可以泡软凉调.爆炒,也可以熬杂烩,做肉汤,拜年走亲戚时,如果来的是一帮小孩,可以熬杂烩.馏蒸馍,如果来的是大人,可以凉调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