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有”和“无”,到底哪个更有用?
相关推荐
-
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真正厉害的人,为人处世,都懂得这一点……
你越轻松,越不在乎结果,结果反而越好.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我们都知道,<易经>开了一个易门,叫作"阴阳","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十一章
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五到十分钟的休息,我们来一起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十一章. 下面咱们一起把原文读一遍,这里头有四个字,需要标注读音,请大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智慧: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既然有为什么要无?
原 文: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
-
《道德经》智慧: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原 文: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 涤 除 玄 鉴 , 能 无 疵 乎 .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 天 门 开 阖 ...
-
《道德经》智慧: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为何要不争?
原 文:居 善 地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释 文:安心处于应处于的地位,心象深渊一 ...
-
《道德经》智慧: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原 文: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 释 文:所以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 ...
-
《道德经》智慧:世界的本源,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原 文: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
-
《道德经》智慧:以德报怨,不如“无德无怨”
曾几何时,有人向孔子请教说:"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答:"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还是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即: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其实 ...
-
《道德经》智慧: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原 文: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释 文:它上看不光明,下看不阴暗,朦 ...
-
老子独创的十五大成语,洞见《道德经》智慧精髓!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尽说人道,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 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 ...
-
《道德经》智慧: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原 文: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 犹 兮 若 畏 四 邻 ﹔ 俨 兮 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