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利用安全技术研究与标准体系建设思考

(0)

相关推荐

  • 70MPa储氢及配套装备技术“破局”

    70MPa工作压力是国际上商业化车载储氢瓶的最高压力,其技术含量比35MPa储氢瓶更高,技术难度更大.在我国,35MPa储氢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70MPa储氢技术却因法规限制.关键材料碳纤维依赖进口 ...

  • 简述四种氢储运技术现状

    在氢能全产业链应用中,氢能的高密度储运是氢能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氢能布局的瓶颈.以国内某地为例,若该地全部氢能车辆正常运营,氢气日需求量为15 t 左右,目前采用的高压长管拖车输氢量仅为200 ...

  • 【干货】35MPa、70MPa加氢站运行优化技术分析

    作者:何广利,许壮,董辉,董文平 摘要:分析基于气态储运氢的35MPa/70MPa加氢站储氢优化.供氢模式优化.加注协议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加氢站内最佳高压储氢的容量配比尚无一致的 ...

  • 【深度报告】加氢站不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障碍

    作者,Jack,高级分析师 导读 加氢站整体建设已经具备国产化能力.加氢站不构成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落地障碍.随着政策预期确定和市场扩大,我国加氢站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有部分专业人士经常以基础实施 ...

  • 我国储氢技术能否支撑氢燃料电池产业化?

    作者,Jack,浙大工学博士 导读 目前国内储氢技术满足氢燃料电池产业落地,但与日本企业在储氢罐材料上还存在较大差距.70MPa储氢罐已在国内部分加氢站试运营, 国内急需攻克的是"70MPa ...

  • 国内外加氢站安全间距分析研究

    请大家将"全球氢能"加为"星标",或者每次看完后点"赞"或"在看",因为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每天准时收 ...

  • 总述氢的储存工艺

    四大储氢技术 储氢技术按存储原理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两大类. 物理储氢主要有:液化储存.高压储存.低温压缩储存等. 化学储氢有:金属氢化物储氢.活性碳吸附储存.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储存.有机液氢化物储氢 ...

  • 液体有机物储氢或是国内未来氢气储运主要方式

    作者:Jack,分析师 导读 液体有机物储氢技术在储氢密度和储运便利性上兼具优势,但存在加.脱氢温度较高.催化剂成本和效率难以兼容.装置复杂等问题,未来能否成为主流氢气储运方式,取决于其技术完善程度和 ...

  • 氢能供应链成本分析

    文/张轩 樊昕晔 吴振宇 郑丽君,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化工进展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各国政府 "脱碳"步伐进一 ...

  • 制1公斤氢产10公斤二氧化碳!揭秘氢能背后的发展困局!

    文 | 海霞 编辑 | 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全国上下都在一窝蜂地奔向氢能,似乎只要普及了氢能源,碳中和问题就可以马上解决.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大家都对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有一种美好的错觉:加氢快,排放只 ...

  • 《氢能产业趋势研究》之二:大规模用氢的三大瓶颈及突破进程

    对氢的大规模应用需要打破三个瓶颈:一是氢气储运和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二是氢气应用的经济性问题:三是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 尽管对于宇宙之中含量最丰富的第一元素我们并不陌生,但因为其活跃的化学性质而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