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181:苏轼•留侯论

(0)

相关推荐

  • 古文学习∣匹夫之莽与侠之大勇:留侯论

    每天一篇古文 最近妈妈愈发觉得,良好的古文功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控汉语这么语言,古文拥有简洁而力透纸背的魅力,这是我们母语的根基,更是我们的传家宝. 这个寒假,我们先从苏轼的<留侯论>开 ...

  • 苏轼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苏轼所作的文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 ...

  • 张良:想为世间留下一点理性。

    "运筹帷幄账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这是汉高祖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对张良的评价.然而张良却推辞不受,原因是"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quo ...

  • 今天,分享个好东西(忍人所不能忍)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3天前 还想听你的故事谢春花;王碧浪 - 算云烟 今天是周六,分享一篇老文.在此之前,先说两件事: 1.近半年来,紫金矿业是本号提及频率最高的股票之一.这几天我在准备紫 ...

  • 古文观止: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

    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 ...

  • 古文观止:《石钟山记》苏轼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石钟山记 作者:苏轼  朗诵:任志宏  张家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

  • 古文观止193:苏轼•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dá). 1.是岁:承前篇而言,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之望 ...

  • 古文观止187:苏轼•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bū)糟啜(chuò)醨(lí),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 ...

  • 古文观止185: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于嘉佑六年(1061年)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次年,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之所.这年春天久旱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作者 ...

  • 古文观止184:苏轼•上梅直讲书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在开封应试,当时的主考官为欧阳修,参评官为梅尧臣,他们对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颇为赞赏,录取为第二名,苏轼及第后非常感激,于是写了这封信给梅尧臣. 轼 ...

  • 古文观止183:苏轼•晁错论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刘恒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农抑 ...

  • 古文观止182:苏轼•贾谊论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汉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 ...

  • 古文观止180:苏轼•范增论

    <范增论>属于史论,是一篇翻案文章.苏轼善于读书,能从书缝中看出问题.一般人读史,见项羽与范增君臣不能善始善终,常为之叹息,认为这是楚失败的原因之一.苏轼却相反,独恨范增不早离开,认为项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