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古论今,一起解构大柴胡汤

(0)

相关推荐

  • 经方:四逆散

    四逆散 [原文]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

  • 【李可:柴胡白芍汤-胆结石】

    柴胡白芍汤:大叶金钱草120g,柴胡25g,白芍45g,赤芍30g,枳实30g.郁金30g.滑石30g,海金沙30g.大黄30g,黄连10g.栀子10g.木香10g, 桃仁泥15g.甘草15g,川牛膝 ...

  • 议古论今,一起解构大柴胡汤~

    <伤寒论>第10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 ...

  • 议古论今解构大柴胡汤

    议古论今解构大柴胡汤 □ 张耕铭 山东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第10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 ...

  • 隶书高古,味道出自“篆构”

    汉代隶书之所以在后人眼里古意盎然,很大程度上与它们的在结体上还多少篆形有直接关系.因此,这些结体,不可以后来的楷书,尤其是不能以演化到今天的简体字来衡量它,不然会误认为它是误字或误笔. 如<曹全 ...

  • 从临床角度解构大柴胡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 ...

  • 隶书想要写得高古,味道出自“篆构”!

    隶书从篆书演化而来,许多字的结体都还保留着篆体字形.对今天的欣赏者来说,对那些学习书法从楷书入门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反之,如果学隶书者具有一定的篆体认知,则会对隶书的篆意结体有一种亲近感. 汉 ...

  • 少林古谱之武松起解拳

    此拳系武松起解远戍途经飞云浦时,公差欲置之死地被其觉察而出手争斗之拳法,故名之曰"起解拳". 此拳即 为起解时所传出,当时武松枷锁在身,双手不能自由,故十三势以前即用拳掌时亦只双手 ...

  • 辛追夫人与胆心综合征——从临床角度解构大柴胡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 ...

  • 古文观止191: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乞校(jiào)正陆贽(zhì)奏议进御札(zhá)子>是苏轼上疏皇帝的奏陈.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 ...

  • 古文观止143:柳宗元•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guī)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yùn)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1.伏:敬词,用于臣对君奏言: 2.天后:即武则天,624~705年,高宗永徽6年(65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