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布问道】新思维可以创造新广电(84)——《主动与年轻人交流,让你的创新保持“新”》

有线老化不是简单的年龄维度,而是思想维度;有线不乏年轻人,但多数有线没有年轻人表达想法的通道;因此需要建立与年轻人平等交流机制。

适合创新的与年轻人交流机制,不是简单地征求意见和想法的机制,而是主动先提出创新想法,让年轻人质疑和批判的机制:

——领导可以先为师长,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对想法进行解释,包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依据。需要提醒各位领导的是,交流会上说出的想法,不是为了灌输,让年轻人接受;而是抛砖引玉,营造一个共同相互学习的氛围。也就是,把自己创新想法作为靶子,让年轻人质疑和批判……

——鼓励年轻人毫无拘束地发言,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甚至鼓励他们提出完全相反的想法;特别是不要否定那些对你而言听起来似乎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

——尽快地转变角色,让领导或老师的身份变为学生,虚心地向年轻人请教你不明白的任何问题……

——努力成为他们的伙伴,建立信任……

——不要急功近利地追求每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追求能够提出“对的”问题;甚至,能够平等交流的气氛或氛围,就是追求的结果……

……

本人经常找机会与年轻人进行交流,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去陕西融媒体创新中心。开始时,是我讲,然后请他们提出疑问或批判;相互熟悉了,就请他们先讲,然后相互讨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点评。可以说,每次都有收获,主要的收获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也就是,每次都带着许多问题离开,让这些问题促使自己去思考、试验、实践或创新……

——本人对有线的理解,不仅是来源于自己实践和体会,更多来自交流所获得的问题……

——本人对融媒体的理解,也同样如此……

——本人对集客业务的了解,更多地来自客户不断的不满意……

——本人对三大运营商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他们坦诚的交流……

许多优秀的老师不会让学生受到自己的影响,他们会启发学生不要相信他们。一个有创意的老师什么也不教,但会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对一切,包括老师自己,保持疑问。本人就遇到过许多这样的老师……

今天的问题是:你经常与年轻人交流吗?尽管他们有时会让你生气或不适应,但你愿意接受他们的质疑或批判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