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抗战时期实寄封见证浙江大学四次西迁之艰辛历史
相关推荐
-
湄江:湄潭弦歌 | 一个县城与一所大学
湄潭县得名于湄江,它是乌江的一条支流.<湄潭县志>说 :"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 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
-
李大奎:校地情——浙大西迁湄潭散记|纪实
王辉明:口罩|随笔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 ...
-
遵义湄潭,贵州茶产业第一县,被浙江大学的师生称为小江南
湄潭,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位于遵义东部.湄潭的得名来自于湄江,湄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绥阳县小关山阳村黄羊台,纵贯湄潭县,在角口汇入湘江河.湄江河在湄潭造就了湄江大坝,使得湄潭成 ...
-
两枚“红军邮”首日实寄封上的故事
笔者在青岛集邮市场偶然遇见两枚"红军邮"首日实寄封,经仔细品味,感觉这两枚封的背后会有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故事,值得推敲和研究,也就买了下来. 这两枚封都是从吉林部队寄出的首日实寄封, ...
-
浙江大学蓝田学园社会实践队:在历史的车轮印上走过——记浙江大学探访“红色西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长征分...
始于8月2日的杭城,终于8月12日的遵义,前后历时10天,辗转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茅台.赤水,行程遍布贵州,浙江大学探访"红色西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长征分队终于为这次实践之旅 ...
-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帽上都缝有两粒纽扣,不要以为只是装饰用的
在战争时期,士兵身上的每一件装备都不是拿来装饰着玩儿的,每一件都是有意义的存在,就比如说日军的那种屁帘儿,戴上去虽然感觉猥琐,但其设计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日本古达战国时期足轻的阵笠就是屁帘儿的前身, ...
-
抗战时期日本特务在阿、额两旗活动及驱逐被擒记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 G●朝格图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 70多年前,茫茫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横亘的阿拉善旗以及被胡杨林包围的绿洲额济纳旗,引起世人关 ...
-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及其启示
摘要:抗日战争中,浙江大学迁往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等地坚持办学.从1940年到1946年近7年的办学中,浙大在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克服了物资匮乏.政治环境险恶等重重困难,在西部相对落后的遵湄地区扎根 ...
-
抗战时期干掉一名日军联队长有多难?常德城外,三天毙杀两名大佐
1943年11月22日,在日寇第11军主力完成对常德周围的战役切割后,之前隐蔽集结在中路的岩永汪第116师团直扑常德城区,在这天黄昏完成了对常德城的合围. 第116师团这个甲级师团是横山勇在常德会战前 ...
-
寻访抗战时期湖北四高旧址
抗战时期湖北四高在长阳上西湾的校址遗存 抗战时期,湖北省划分为八个行政督察区,荆州属第四区.国民政府在每个行政督察区都建立了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师范学校. 如今坐落于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的沙市中学,是全省 ...
-
聞鍾記郵 | 两枚纪念封见证一段建设之路
聞鍾記郵(3031)两枚纪念封见证一段建设之路 还是在2017年的时候,收到了北京关大姐寄给我的一封信,使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的公函封,加贴了<京津 ...
-
俄叙称只有两枚炸弹漏网,以色列公布卫星图片:四个巨大弹坑
12月25日晚的空袭,根据俄罗斯方面的说法,以色列空军出动战斗机侵入黎巴嫩领空,在距离叙利亚领空几公里的距离,发射了16枚美制GBU-39小直径制导炸弹(SDB),接到驻叙俄军预警的叙利亚防空部队随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