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朝无法吞并南宋,而蒙元却可以做到?

靖康之变北宋王朝覆灭。阴差阳错而漂泊在外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北宋残臣拥护下继承北宋大统,史称宋高宗。面对金王朝及其傀儡伪齐政权的双重迫害下,宋高宗迫不得已而南渡,最终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都城(名义上是陪都,仍然遥奉汴京为首都),延续赵宋王朝香火,史称“南宋”。

南宋政权的建立,让征服者女真人十分恼火。一方面,作为征服者不能将前朝势力消灭殆尽,势必留有后患;另一方面,也会让以军事强盛自称的女真人心有不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宋两朝的军事战争与对峙,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王朝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背景。

尽管女真人能够势如破竹一般地迅速击垮北宋,但是面对仅存半壁江山的南宋,却是黔驴技穷,怎么也无法攻破南宋的防御,南宋国祚得以延续150多年。反而是蒙元王朝最终灭亡南宋,完成大一统。为什么女真人办不到的事儿,蒙古人却做到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蒙古人比女真人能打,或者是南宋初期比末期战斗意志坚定或者战斗力更强,而一言概以之吗?

其实,征服南宋远不是这么简单。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上图_ 南宋初年抗金形势图

吃亏的补给线

女真人之所以能够先后消灭辽和北宋,除了自身超强的战斗力,再就是使用的闪电战术十分奏效。女真人以边战斗边劫掠补给的方式,在北方战争中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但当高宗南渡稳住阵脚,以长江天堑位防御壁垒,稳扎稳打与女真人对抗时,女真人补给薄弱的弱点凸显,根本无法给南宋以持续打击。

不但如此,当南宋将士逐渐掌握女真人弱点之后,以防守反击,以逸待劳为策略,步步为营将防线向北推进,南宋大将岳飞甚至大有带领岳家军直捣黄龙之势。

上图_ 岳飞抗金在广德六捷战地界图

女真人的补给线之所以会如此跟不上趟,还是与金国国力孱弱有着极大关系。尽管女真人征服了北宋,但是由于自身统治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整个北方领土只能依靠傀儡政权帮助统治,再加之北方人民对伪政权和金王朝的反抗,导致了金国短时间内无法将北方战略资源整合,致使金军后勤始终掉链子。此外,还是因为人口等主要因素的限制,女真人始终没有统一西夏。虽说西夏并未在金军灭北宋过程中捣乱,但这并不意味着党项人与女真人“穿一条裤子”。实际上,西夏一直暗中观察,伺机而动。这也必定让女真人掣肘。

反观蒙古人就很好解决了补给这一问题。首先,蒙古人利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轻松的平定了西夏与金王朝,将北方并入自己的版图之内,快速地利用其战略资源。这足以让后来与南宋的对抗,立于不败之地。

上图_ 蒙古、金、西夏、南宋

相对简单的战略方针

由于我国地理因素的影响,北攻南通常有三条主线路:

1. 东线。

由东部沿海省份直接南下,从江淮越过长江。这条线路的最大优势,就是过了长江就可以直插建康府(南宋时期,今南京的称谓)。一旦,北方军队跨过长江攻陷建康,无论南朝都城在建康与否,基本上可以摧枯拉朽,一举征服南朝。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金、宋两军的主战场就在这东线。尤其是在金王朝海陵王上台之后,南北互攻的线路基本上就集中在这一线,原因就是这条战线直接连接两朝首都。但由于江淮地区始终在南宋掌控之中,北朝无论是金还是元,都没能够在东线现场取得多少好处和成绩。

2. 中线。

由山西以及河北集中主力南下经过河南,从荆襄地区渡江。这条线路的优势是,可以直接从中部切断南朝东西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水陆并进,两方面对南朝实施致命打击。这条线路也是女真人进攻线路之一,尤其是在南宋建立初期,但都被宋军挡在了长江之外。即便是在南宋末期,蒙古人由此线大举进攻南宋,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3. 西线。

由陕西关中地区南下,经汉中平原进入四川盆地,进而攻取重庆,直接顺江而下攻取南朝。这条线路的成功案例非西晋灭东吴莫属。但由于金王朝并没有将版图扩大到西部,因此,金军几乎没有在西线施展的机会。当然了,即便给了金军机会,恐怕也不会有所作为。至少,后来的蒙元在西线也做过尝试,但是四川易守难攻的地形,让蒙古铁骑也望尘莫及。

上图_ 蒙古骑兵整理装备

但是,蒙元最终攻陷南宋还就是走的西线,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与女真人由于版图东西横向延伸度不足,导致过多投入东线而战略单一所不同,蒙古人更多时候是以东线为战略牵制,而选择中线和西线为入侵南宋的主要战线。这样一来,蒙古人的战略上较比女真人更加灵活多变。倘若南宋战术上一旦失误,或者蒙古人更加擅长攻坚战的话,相信南宋很难坚持下去。可惜,事实并不如蒙古人所愿。恰恰就是这个军事上看似没什么建树的文弱王朝,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蒙古人战争掠夺史上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在三条战线都无法有所建树的情况下,忽必烈最终采用了个金国降将的战略计策,并研究与制定出了一个,几乎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一条战略路线,最终攻克南宋壁垒。

这条战略线路的终点是位于今云南的大理国,就是《天龙八部》里面提及的段氏大理。当年宋太祖玉斧画江,将大理国画在了版图之外,这里就成了宋朝的邻国。在常规三条战线无法取得成功之后,忽必烈想起了金国降将郭宝玉的建议,开辟了一条从西侧绕过南宋先取大理的战略线路。待攻取大理之后,再南北夹击蚕食南宋。

上图_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

为了完成这一战略目标,蒙古人先是从北方抽调十万大军,由各方汇集到今甘肃临洮附近一个叫达拉沟的地方,当时被称为“忒刺”。军队光集结就花了一年时间,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汇集,是因为这里位于萧关之外,迭山山脉的峡谷通道之中,非常隐蔽而不会让声势浩大的大军暴露。

大军出了达拉沟便兵分三路,东路军由也只烈率领,主要是牵制宋军的机动部队。西路军则由刚才俄罗斯现场凯旋而归的大将兀良合台率领,这一路军队行军路线主要位于川西以及西藏一带,最后翻越大雪山来到云南的中甸(今香格里拉)。再从这里南下丽江,到达大理。而中路军由忽必烈亲率,选择走大金川——大渡河地区,沿着大渡河直插到满陀城(今汉源县附近)。这两路大军,利用北方的羊皮筏子,迅速地渡过了金沙江和大渡河,军队在大理北郊的龙首关完成了集结。

上图_ 南宋时期大理国

面对蒙古人的高压,大理国开始还是负隅顽抗,但当洱海防线被蒙古人攻破之后,大理国王段智兴(金庸小说里,一灯大师的原型)和权臣高祥无奈而逃,大理国沦陷。

有了大理这块战略根据地,蒙古人对宋进攻变得极为灵活,形成了南北夹攻之势。按理说,这时蒙古人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将南宋吞并,但是蒙古汗王蒙哥突然离世,让忽必烈不得不就此罢兵而返还中央去争夺汗位。南宋利用这个契机又苟延残喘了二十年。

上图_ 蒙古灭大理之战

南宋经济的大崩溃

在战争中,如果定义军事实力是硬实力的话,那么经济与文化方面就是软实力。显然,硬实力方面蒙古甩出南宋好几条街,但是软实力比较,南宋原本是占据一定优势的。我们在分析蒙古灭宋的战争中,往往忽视容易忽视经济因素的变化。

在南宋之初,是举国上下经济一片萧条。北宋的灭亡以及大片北方领土的沦陷,再加之女真人的军事威胁,让南宋君臣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在这个国将不国的为难时期,以及南方土地并未被当权派过度兼并的年代,顽强的生存意志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金国奈何不了南宋的原因之一。

但随着南北划界而治,一派歌舞升平之后,南宋王朝的意志力和进取心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就实际情况来说,偏于一隅并力求自保,对于南宋也更加务实。但韩侂胄秉政时期,投机式强拉硬拽的北伐,不但无功而返,而且更是消耗了南宋太多的能量,使得南宋经济迅速进入危机状态。而国内资源又多数掌握在特权阶级手中,严重抑制了南宋的经济恢复。无奈之下,南宋朝廷加大了搜刮民间的力度,王朝堕入垮台“怪圈”。

上图_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

最终,当蒙古大兵压境之时,南宋当权者贾似道以身作则,利用忽必烈争夺汗位罢兵之际,做了南宋最后一次土地改革,力图从经济上扭转颓势。但是,由于王朝末路,人心早已不古,改革很不彻底,南宋错失了最后延续国祚的机会。

消灭南宋之后,蒙古人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大元王朝。只可惜,统治中原这般高难度的工作,蒙古人并不具备胜任的能力。

(0)

相关推荐

  • 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王朝,史书都懒得记载,但其皇帝名字却无人不知

    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我们就开始了长达两千多的封建社会.在这段时间这个,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王朝,也出现了非常多的皇帝.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王朝,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是有些许印象的.那么你们知道号称毫无&q ...

  • 辽国被灭后,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

    契丹人原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活跃在辽河一带水草丰美的游牧区域.唐朝末年,生活在关外的契丹民族突然强大起来.他们吸收了大量因战乱而逃亡关外的汉人.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开始由落后的部族状态转 ...

  • 为何“胡人无百年国运”?因为只有够穷,他们才够猛

    曾经有朋友私信问了我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共有多少年没发生过战争?对此,我微微一笑,然后便掐指一算--结果这一掐就掐了半个多月,到现在也毫无头绪.估计那位失望的朋友已经把我取关了吧. 可能有人会说 ...

  • 哈拉和林:草原帝国的千年古都

    中原王朝政治文明早熟,都城建设作为国家行政常态化的标志之一,成为帝国文明的显著特征.农耕时代的中国有过七大古都,而逐水草而居的漠北游牧民族也曾有过千年古都--地处额尔德尼昭地区的哈拉和林地区. 第一个 ...

  • 为什么金朝无法吞并南宋,而蒙元却可以做到

    靖康之变北宋王朝覆灭.阴差阳错而漂泊在外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北宋残臣拥护下继承北宋大统,史称宋高宗.面对金王朝及其傀儡伪齐政权的双重迫害下,宋高宗迫不得已而南渡,最终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都城( ...

  • 崖山之战蒙元灭亡南宋,崖山在何处?

    崖山,虽没有中华五岳那么大名气,但熟悉历史的朋友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南宋末年,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大战--崖山海战.虽然已经过去700多年,但南宋军民最后时刻表现出来的那种义无反顾.宁死 ...

  • 蒙元之进攻南宋,统一吐蕃、大理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69,<元朝史话>连载06,欢迎收看. 蒙宋联合灭金后,蒙古却没有实现将河南地归宋的诺言,反而迫使宋朝将陈州.蔡州西北的大片土地归蒙古占有.蒙宋开始对峙. 历史又开始 ...

  • 蒙元灭亡南宋,文天祥英勇就义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71,<元朝史话>连载08,欢迎收看. 忽必烈自鄂州撤围北上夺位后,贾似道以"再造之功"班师回朝.为了掩盖那个见不得人的密约,他把忽必烈的使臣郝经 ...

  • 为什么蒙元灭掉金国、西夏后几乎杀光两国宗室,却善待了南宋宗室

    宗颖聊天室2021-09-22 11:09关注投诉分享至1/10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伦语说历史.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亲率 ...

  • 元朝平西夏,灭金朝、亡南宋,为何偏偏没有吞并高丽王朝?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就不断对外用兵,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金朝.大理等,到他孙子忽必烈统治时期,又灭掉了南宋政权,整个东亚大陆几乎全部纳入元朝的统治之下.不过有一个并不强大的政权,元朝却偏偏没有将其灭 ...

  • 毕生收藏字画现身蒙元博物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收藏大师赵鹏飞英名永驻 资深记者  李宏 提起知名收藏大师赵鹏飞,笔名渭民,华夏大地艺术收藏界几乎无人不晓,英名永驻. 这位大师生于1910年,民国时期家族为祖传收藏世家,青 ...

  • 蒙元之“长子西征”与旭烈兀西征

    蒙元三次西征示意图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67,<元朝史话>连载04,欢迎收看. 蒙古军队第一次西征,虽然在迦勒迦河击败了斡罗思诸大公和钦察人的联军,但是并没有完全征服钦察人,更没有使斡罗 ...

  • “宋末三杰”之一,南宋末年抗元名臣,以死明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1234年,漠北精锐的蒙古骑兵踏灭了衰弱的女真人的金帝国,于是,长江南岸的南宋帝国和蒙古帝国之间就再也没有任何屏障和缓冲区了,宋末元初,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命令元兵大举攻伐南宋,腐朽的南宋王朝快要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