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故里:甜甜蜜蜜“状元红”

在年长点的人的记忆里,一种小巧的红色的小吃应该都记忆深刻。从前,走亲访友,逢年过节,都要到商店里去买上一点,然后用小纸包包好,加上一盒灯芯糕,用小纸绳包扎成十字形,拎在手上,也是很体面的。到了亲戚或朋友家,桌面上早已摆放着一叠同样的点心,红彤彤的摆放在果盘的中心,很是抢眼。

这种小巧的红色小吃,就是“状元红”。大家一起吃茶聊天,偶尔抓起一两颗“状元红”放入嘴里,那酥酥脆脆的口感,香香甜甜的味道,与欢洽喜庆的气氛融合到一起,真是惬意得紧。大人倒还客气,只象征性地吃上几颗。孩子们可就受不住诱惑了,怯生生地看看大人的脸色,然后蹭到桌旁,猛地抓上一把后跑开,吃完后又故技重演,似乎永远也吃不厌。在物质条件并不丰裕的过去,也只有做客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如此随心所欲,非怪孩子们如此贪心了。

“状元红”其实是一种甜点,以前过年的时候,有炸“油角子”的习俗,和花生、红薯片、冻米糖块装入果盘中,用以招待客人。“状元红”也是油角子的一种,因其颜色鲜红,且表面粘满了白糖粒,所以深得人们喜欢。一个小小的甜点,被冠以“状元红”这么高大上的名字,未免有点小题大作。其实它是有来历的。

元朝至元十二年(1286),丰城户满五万,升县为州。那个时候,丰城地区人丁兴旺,粮食富足,各种民俗活动如雨后春笋般,风生水起。民间交流活动越来越频密,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多,这就催生出许多民间小吃,如湖塘、隍城一带的社火活动以及笼床蒸米粉肉、斋圆(丸)子,油角子也是那时民间互动交流的派生物。到元代中后期,官窑暴政,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但有些风俗还是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明洪武八年(1375),湖塘燕山人朱善入京殿试,“廷对第一”,被乡人视作状元。回乡省亲的时候,很多邻近乡亲纷纷跑到燕山去,既想亲眼目睹新科“状元”的风采,也想沾点“状元”的文气。这个时候朱善已经62岁高龄,过了“耳顺”的年纪,但看到乡亲们如此热情,还是很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朱善一惯节俭低调,可此时也止不住意气风发,对前来贺喜的乡亲热情有加,亲自端着桌上的各种点心送给乡亲们吃。

在湖塘民间,凡是点心、米面、鸡蛋鱼肉,甚至猪羊牛肉,主人都会在上面用胭脂红点一下,或者贴上一红纸,以示喜庆吉祥。有位乡亲激动地从朱善手上取下一小块油角子,小心用纸包包起来。朱善问他何意,这位乡亲说,他要拿回去,让族中学子看看,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将来考个好前程。朱善听罢哈哈大笑。这位乡亲又说,既然是状元爷赐的东西,叫油角子太俗气,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就向朱善讨教。朱善看着乡亲,笑而不答。朱善的管家得意地说,就叫它“状元红”吧。乡亲一听,喜出望外,围观的乡亲也齐声叫好。

谁知随行的一位官员嫉妒朱善的才学,见大家把朱善称作状元,觉得抓住了把柄,回到京城后就向朱元璋告御状。朱元璋本来很欣赏朱善的才学,但自己并没有赐封朱善“状元”,觉得朱善太过张扬,就找了个机会,以“奏对失旨”的罪名,把朱善贬回老家。事后,朱元璋觉得朱善本来就是殿试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状元”,仅仅听信一面之词就大加贬斥,未免太冤枉了朱善,便又恢复了朱善的官职,封为“翰林待诏”,后来还封他为文渊阁大学士。

乡亲们可不知道朱善还经历了这种冤屈,自从朱善省亲之后,“状元红”就在家乡广为流传,一直传遍整个丰城。尤其是莘莘学子,几乎每个人的案头上都会摆放几颗“状元红”,以提醒自己刻苦学习,将来和朱善一样考中状元。亲友之间相互走往,都会拎上一份这种价廉特美又寓意深刻的甜点,相互鼓励,相互祝贺。

由于“状元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精明的糕饼师傅便在“状元红”的形状和口味上动起了脑筋,不仅把“状元红”越做越精致,而且在炸好之后,放入用白糖和胭脂红熬成的糖浆中过一道,再放入白糖中滚一下,使“状元红”外表裹上一层晶莹剔透的白糖颗粒。“状元红”为圆形,象征团团圆圆;红色外表,象征喜庆吉祥;周围醮满糖粒,象征甜甜蜜蜜。是一款旅游、待客、馈赠亲友、鼓励学子刻苦学习的上佳礼品。

时至今日,在状元的故乡湖塘,还有做“状元红”的传统。而湖塘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与这个传统也是密不可分的。

(0)

相关推荐

  • 悼词范例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及逝者的亲属: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 这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大家尊敬的乡亲.我们尊敬的长者-杨府老太太. xxx老人生平为人正直.关爱 ...

  • 【选粹】乡亲 • 乡邻 • 乡情(散文)/陈栓柱

    我的老家,在西平县权寨镇权寨村,村子很大,东西三里多长,有3000多人居住.一条寨河从村西至村东,绕村缓缓流淌,汇入村后的淤泥河,向东经老王坡汇入洪河,一路奔腾直流大海. 自1978年我考学.工作之后 ...

  • 谁也读不懂我的乡亲

    乡村哲学  作者:周碧华 我像随时会受到攻击的鸟一样,蜷缩在钢筋水泥筑就的城里,这么多年来,我想飞翔,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已躲到网络的深处去了. 这时,我不得不回望乡村,把冰冷的城市暖在怀中的乡村,与 ...

  • 潮州状元故里仙都林氏家庙

    潮州潮安金石镇的仙都乡,也称仙德,俗称山兜,是潮州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林大钦之故里.据资料介绍,宋孝宗乾道年间,仙都村林氏始祖济泉公从福建省莆田县石榴巷迁居揭阳竹林宫(现登岗镇管辖),至二世祖缉先公又 ...

  • 探村温州泰顺|仙居古村,温州首位状元故里,最长廊桥相伴

    浙江温州,泰顺,仙居古村. 位于泰顺县罗阳镇,地处飞云湖上游集水区域,风景美如仙境.这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的历史,在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里是温州首位状元徐奭故 ...

  • 王曦 ‖ 梅痴状元故里游,东瓯山水发清辉。

    诗人简介 王曦,原名王建款,喜欢乡土文化与文学,初中时就在浙江各类报刊发表文章.网名一爿土.傲剑凌云.小鲍叔,曾连续6年被<温州日报>等报刑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温州市新闻与文学协会会员 ...

  • 状元故里,浙闽交界处的一个千年古村,美得像一幅画卷

    在浙闽两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千年古村落,这个村子可不简单,不是一般的村子,村里不光出了一个状元和十八个进士,并且还美得不像话. 这个古村地处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西浦村,这里钟灵毓秀, ...

  • 状元故里:千古一登小华山

    小华山是湖塘地区最高的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87米,但在湖塘人心目中,却是亘古不变的圣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小华山雄踞于华山群的最高峰,山岭里灌木.乔木错落有致,树种繁多,间有清泉汩汩,浇得满山葱葱 ...

  • 状元故里:虔溪八景与跃龙书院

    虔溪位于湖塘西部.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山东邹县东鲁侯仲俊公之后胡坚从抚州崇仁县路坪移居虔溪,成为虔溪邹氏始祖,这也是湖塘境内最早的先民.虔溪位于湖塘乡西部,一条发源于华山岭脚下的溪水流经村前, ...

  • 状元故里:福溪“止马树”与“龙华书院”

    湖塘乡堎上村,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高安至丰城的必经之路.到上世纪末,堎上村还有青石板铺成的故道,从西向东纵贯村庄,直达丰城县城. 宋朝绍兴年间(1131-1161),胡明达(至德)从同田龙雾洲迁居至此 ...

  • 状元故里:状元姚勉与湖塘的关系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九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q ...

  • 状元故里:辉煌400百年的潜峰书院

    湖塘历来有"十里五书院,一乡两状元"的说法.五个书院中,林华书院,龙华书院,跃龙书院,逢原书院均已考证清晰,唯潜峰书院只闻其名,未知其踪.笔者到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