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硕儒陈荣捷详注《近思录》: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0)

相关推荐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四十四章:宋代理学的来龙去脉

    宋朝的国势,虽然是十分衰弱,但是在学术思想方面,宋朝却占着一个很重要的时代.汉亡之后,顿然失势的儒家学说,因为融化了许多佛家和道家哲学的成分在里面,在宋时产生了一种新学派出来,创立理学,重新巩固其已经 ...

  • 周易义理派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老师和学生却与他意见不同

    <周易>是儒学的至高经典,同时也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基石之一.易学按照对其内容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 秦汉时代象数派是主流,但是到了魏晋时期,随着玄学的兴起,义理派开始活跃并 ...

  • 宋明理学是先秦儒学的升级版

    先给大家出一道测试题:你知道岳麓书院最"霸气"的一副对联是什么吗?可能有人回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因为它正好写在书院的正门上.但是,我得告诉你,正门上的这 ...

  • 《近思录》——进学《四书》的阶梯

    作者|杨世珍 <近思录>的书名,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寓意学者要立足眼前.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初夏,朱熹与远 ...

  • 《近思录》中塑造我们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名句

    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列的中国人必读的国学书单中,<近思录>与<论语>并列为九本必读书之一. 与人人追捧的<传习录>不同,<近思录>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颇为陌 ...

  • 朱熹的思想史意义

    今天重新讨论朱熹的思想史意义,特别应当提出的是以下三方面-- 首先,他通过经典诠释.历史重构以及对思想世俗化的努力,再度确立了所谓"道统". "道统",则是指思 ...

  • 陈荣捷注《近思录》: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列的中国人必读的古典文化书单中,<近思录>与<论语>并列为九本必读书之一. 1175年,一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携手合编了<近思录>.二人从周敦颐.张 ...

  • 一代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春天,又到了科举进士放榜的日子. 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章惇.张载.程颢.王韶--谁都没有想到,进士榜单中这些普通的名字,会载入史册.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 ...

  • 近思录集注(江永)四库本(清 江永)1

    近思录集注(江永) 四库本作者:[清]江永清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近思录>虽成于淳熙二年,其后又数经删补,故传本颇有异同.至各卷之中,惟以所引之书为先后,而 ...

  • 近思录集注(江永)四库本(清 江永)3

    近思录集注卷六婺源江永撰[朱子曰此卷齐家之道]伊川先生曰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学文非为己之学也[永按不修其职而学文虽诗书六艺犹为务外为人况习为浮华妍巧之词乎经解] 孟子曰事亲若曾子可也未尝以曽 ...

  • 近思录集注(江永)四库本(清 江永)4

    近思録集注卷九婺源江永撰[朱子曰此卷制度]濓溪先生曰古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朱子曰纲纲上大防也三纲者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也畴类也九畴见洪范若顺也此所谓理而后和也]乃作乐以宣 ...

  • 近思录集注(清 茅星来)1

    近思录集注(茅星来) 四库本作者:[清]茅星来△<近思录集注>·十四卷(编修徐天柱家藏本)国朝茅星来撰.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按朱子<近思录>,宋以来注者数家,惟叶采 ...

  • 近思录集注(清 茅星来)2

    近思録集注卷三归安茅星来撰格物穷理[自此以后则细论条日工夫而此一篇乃大学致知格物也自首卷所论隂阳性命以至末卷圣贤气象皆物也皆其所当格者也而此卷则其格之之法汉唐诸儒惟于此未明晓所以修己治人多不得其道韩文 ...

  • 近思录集注(清 茅星来)3

    近思録集注卷六归安茅星来撰齐家之道[此以下即大学新民之事也而此卷则论齐家之道于父子兄弟夫妇以至睦族防孤之道无不具焉凡二十二条]伊川先生曰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学非为己之学也[为去声 经説 説见 ...

  • (20201210)从《近思录》看宋儒的“道体”观念

    观虚道人记 2020年12月10日 摘要:<近思录>卷一,朱熹标为"道体",但在<近思录>中并没有关于"道体"观念的形式化的系统.本文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