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副刊丨培养“文艺心”的读书法

(0)

相关推荐

  •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 ...

  • 诗成珠玉也长贫

    酒添好颜色 秋引发如丝 诗文惊天地 贫病有谁知 --献给盛唐最伟大的诗人杜甫. 我们这个民族号称诗国,所谓的唐诗宋词源远流长,如果没有李白杜甫.则整个盛唐几无颜色.李白是神仙,他的文字无法模仿.杜甫也 ...

  • 【灵璧杂谈】自古文人爱美酒

    自古文人爱美酒 文/晏金福 "有酒方能意识流,天上人间任遨游.自古文人爱美酒,酒伴诗文传千秋."这是骆玉笙京韵大鼓唱词文本<文人与酒>的开场诗."自古文人爱美 ...

  • 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将杜牧夸上天,杜牧理都不理,实在是太尴尬了

    唐宋时期,我国出现了很多文人,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中,不乏文人们写给当时同样有名的其他文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杜甫写给李白的各种诗歌,杜甫曾经见过李白,读过很多李白的作品,由是成为 ...

  • 他是一位文人,因写诗不正经,成了此类风格的第一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一直被传承至今,很多我们学习的知识中都含有古代人的思想跟情感,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感受那个时期的潮流跟知识.诗歌是唐朝宋朝时期非常鼎盛的一种文化,像李白杜甫等人也是 ...

  • 小诗人写庐山瀑布,白居易夸赞超越李白,苏轼:我不服

    在中国诗坛上,李白的艺术成就几乎是无可匹敌的.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就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才大放异彩的杜甫.关于李白的诗歌,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想必这首<望庐山瀑布>更是脍炙人口: ...

  • 新潮副刊丨一棵开花的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的,就着这样的春天,我去寻找一棵开花的树. 听说,那是一棵三百五十岁的玉兰树,长在一座叫"千华寺"的古庙里,还听说,其实, ...

  • 新潮副刊丨大运河博物馆赋

    孟德龙 摄 鸟瞰泱泱华夏之版图,亘古先民挥手写下巨"人"之大字:左有燕赵长城之一撇,巍巍乎,雄关漫道:右有京杭运河之一捺,悠悠然,浩浩汤汤.大河上下,一千七百九十四千米,联海黄淮江 ...

  • 新潮副刊丨月色下的凤城河

    不知何时,那羞怯怯的一轮明月,已经悄悄爬上了树梢.它那浑圆的脸庞,面对着凤城的万家灯火,把清冷的银辉,一泻无余地泼向了大地.霎时间,整个凤城河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轻纱薄雾. 近观灯月辉映的望海楼,朦胧的薄 ...

  • 新潮副刊丨对话扬州古城

    一 你真是个慢性子. 我半只脚已跨进了东门,你非要我等一等,还朝北一指,非要我抬眼去看.看什么呢?我猜是水运.城墙边上,那些南下的货船,曾就地停靠.年月一久,催生了许多铺子,油米的.瓜果的.竹木的.你 ...

  • 新潮副刊丨乡下的花

    乡下的花,是苏北家乡人不经意间种出的一道风景. 扁豆花常常开在那些边边角角不算正经菜地的地方.夏末秋初,扁豆的花芽从茂盛的枝叶上分化出来,几天后便在绿叶上伸出一片花穗.花穗上三五朵小花苞聚在一起连成一 ...

  • 宋东亮丨静下心来读国学

    清晨,踏着一片清幽,走在花园的小径上,迎着这一阵阵和煦的微风,沐浴在这被夜过滤掉尘嚣后,留下的这一方清新的空气中.在葱茏翠绿的林间,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将露珠照得愈发晶莹透亮.捧上一本<诗经> ...

  • 新潮副刊丨秋风吹过的水乡

    清晨,走在乡间小路上,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的光芒,照在远处的村庄上,白墙红瓦清晰可见.路边的小草,挂着珍珠般的露珠,清亮欲滴.秋风吹过的水乡,五彩斑斓的田陌. 摄影:曹云海 不知不觉中蝉声渐 ...

  • 新潮副刊丨白菜霜后香

    深秋至,寒霜降,万物萧瑟,白菜却凌寒挺立.翠生生的叶片上,覆盖了绒绒的一层浅白.彻骨的寒霜,似乎给白菜注入了别样的营养,温和之外,愈发糯软甜润,香嫩丰盈.正像一个人历经了磨炼,由内而外散发出成熟的魅力 ...

  • 新潮副刊丨这个秋天,最美的表白是丰收

    0:00 / 01:02 秋风拂过稻香来,又是一年丰收季.经历了五个月的生长,沉甸甸的稻谷,终于挂上了枝头.稻香,在秋风轻抚中弥漫四野-- 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说丰年兆. 进入十月,碧绿的稻田就逐渐转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