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香丨情人节的旅行

外国人有外国人的情人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传说万千喜鹊为他们的相会搭建起了一座彩桥。善于谈古论今的人说,在七夕期间把自己带进一处爱的天地,或者结伴心爱的人一起去旅行,那么家喻户晓的古典爱情故事就会在你的面前闪烁,在爱的旅步声中一定会敲出和美的“百年好合”图景来!
1、走进广东惠州的西湖
自古美景秀江南,千古爱情话西湖。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民间的传说中,在唐宋墨客的诗词里,我们知晓了那个人间天堂一样的地方——杭州西湖。正道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那么就和爱人牵手,悠悠地走在西湖的长堤之上,去领略一段千古爱情的佳话吧。从小我就听闻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这几乎占据了我对唯美爱情所有的渴慕和幻想。
不过,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这一处爱情圣地,不是浙江杭州的西湖;故事的主人公亦非许仙和白娘子。而是要走进广东惠州的西湖,走近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被逐放的地方,去触摸一番这位词坛风云人物与其妻王朝云的缠绵爱情故事。
惠州西湖风景区,被誉为是一处“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是一处现代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传说当年失意的苏轼与其妻王朝云,在此创造了一段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佳话。
时间的指针推向千年之前,北宋大才子苏东坡因于改革派王安石不和,得罪了权贵被贬惠州。古代的惠州是出了名的不毛之地,野草不愿在此生长,鸟儿不愿在此飞翔。谁愿意陪他去枯萎自己的青春,谁愿意追随他去寂寞地过一生?八个曾经信誓旦旦的太太,竟推三阻四没有一个愿意与他随行。而当时作为侍妾的王朝云,却义无反顾地陪着苏东坡,一路艰辛到达惠州。因为她爱东坡,所以甘愿颠沛流离地追随他,每天不厌其烦地照顾和陪伴他。
没有前世的擦肩,也没有来世的错过,只有这一生的缘遇缠绵。传说王朝云乃钱塘人氏,12岁入东坡家门为侍女,侍奉其饮食起居殷勤细致。18岁时的王朝云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一枝花开芬芳袭人。常年在东坡身边感受灵气的王朝云,对东坡的人品及才学爱慕有加。于是,俩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情浓意蜜。
生命中的许多缘分,也许都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东坡命中与王姓的女儿特别有缘。他的第一个妻子王弗,与东坡相亲相爱,琴瑟和鸣,共享了11年的恩爱情缘,后来忽然离世而去;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她对姐夫的才学也是爱慕已久。王弗去世后,苏东坡就娶其为妻,一夜倾情以续前缘。11年后,王闰之也香消玉殒,离东坡而去;王闰之去世后,东坡又扶王朝云为妻,又11年后,朝云亦撒手人寰。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11竟是苏东坡与王氏女子的断缘之期,岂不让人浮想联翩?
走在秀山丽水之间,信步听导游讲才子与佳人相亲相爱的故事,就会觉得不枉此行。诗情画意间,不由自主就会吟咏苏公的诗词佳句:什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什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你的眼前,会出现很温馨的一对老夫少妻和乐融融的场景。那一刻,会是醉了心的。屈指数来,当时王朝云比苏东坡小二十七岁。是什么样的爱情信念让一个青春奔放,貌美如花的女子,去钟情挚爱一个可以做自己长辈的人呢?这也许就是情缘的力量!一个才情卓越、风度翩翩的才子和一个绝色倾城的年轻女子携手相恋,这便是爱情的另一种情怀。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爱情无年龄之分,只要有爱就是千年的缘分,这种缘亦无国界!
十分可惜的是,王朝云在1096年以妙龄之年亡故,时年仅有34岁。一个如花的红粉佳人突然离世,东坡的心情可想而知。痛失爱妻,其情何以堪?

又相传,朝云辞世后,苏东坡日夜思念爱妻,时常梦见朝云浑身湿淋淋而来,给嗷嗷待哺的娇儿哺乳。东坡心痛地问,“为何你浑身都是湿的?”朝云答:“湖上无路,妾涉水而来”。东坡泪如泉涌,不觉哭醒。为爱妻不再涉水而来,也为造福惠州百姓,东坡发誓要在湖上筑堤、架桥。于是苏东坡捐资助当地官衙,修建了堤坝和湖桥。在堤上又建塔、种柳、植树,以物记梦倾诉了对朝云深深的爱恋。春秋时节,当晚雨飘飞,雾霭又起,东坡常常凝望孤山,写下“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嫌粉绾,淡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以梨花同梦。”的诗句。蓊郁的烟霞中,他常见那个淡妆素面的清丽女子,翩翩行来,笑靥如花……是的,朝云只能从东坡的梦中扑来,如蝶翩翩起舞。千古爱情蝶恋花,最是天上人间两茫茫。在这个时候游览,你会通过故事想起那“在天比翼,在地连理”的情形是何等的美轮美奂?爱情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了吧?为纪念苏东坡的功德,惠州人把此湖叫“西湖”,筑的堤也叫“苏堤”。踏在苏堤上行走,忽如眼前又见东坡揉须携着朝云缓缓而行。
惠州的湖光山色,月白风清浸润了苏东坡对王朝云无尽的深情。如今,在朝云墓的后方,有一个东坡纪念馆,馆中陈列着东坡当年在惠州的文物、图片资料200余件,包括苏东坡为王朝云所作的众多诗词。此外还有朝云与东坡的雕像。在这里行走,触摸每一处生情的草木,吟诵东坡动人的词句,回味他们的爱情故事,难道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吗?
2、走近牛郎织女的故土
夏夜,放眼茫茫的银河星汉,浪漫的人儿总会找寻那隔河相望的牛女星星。心底生发无限的柔情和感慨。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有各种版本。倾听不同的版本,会让人浮想联翩。那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到底发生在何处?
有说在河南鲁山县南阳的西牛家庄;有说是在湖南桂东地区;也有说在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但是经过专家实地考察和论证,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在山西的和顺县。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批准和顺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七夕将近,让我们走近和顺,考察那里美丽的自然风景,顺便考察牛女美丽的传说故事,留下一段美好的旅程也不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传,牛郎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村子,从小父母双亡。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子就是他的家。有一次,他从深山里捡回一头牛,和他相依为命。他每天很早就和老牛下地干活,回家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很清苦。
织女是天宫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看到牛郎日子过得如此清苦,就偷偷下界来帮助他料理家务,给他洗衣做饭,把牛郎清贫的家收拾得一尘不染,温馨温暖。牛郎在惊奇和纳闷中决定寻找谜底。一次,他在中午提前回家,躲在柴草垛后查看,恰巧碰到美若天仙的织女正在帮助自己做家务。于是,情不自禁地走进屋子拉住织女道谢。当他们四目相对时,刹那间,爱情的红丝线就牢牢地拴住了两颗年轻的心。
“我很贫穷,你爱我什么呢?”牛郎憨厚地问。
“爱你的勤劳和朴实,爱你的为人诚实!”织女莞尔一笑答。
于是织女就嫁给了牛郎。这样的人间爱情,毋庸置疑是最完美的男女间自由恋爱的典范。婚后,他们两情相悦,男耕女织,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不久他们就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按理说故事应该结束了,按照我们理想中的大团圆的审美观点,他们是如此幸福地生活着,这有多么甜蜜呢?完全可以永远这样幸福地画上一个休止符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天宫里不见了织女,王母娘娘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一日,派遣天兵天将下界捉拿织女回天庭。王母是要棒打鸳鸯两离分了,她要活活拆散牛郎织女幸福的一家四口。织女无奈只得告诉牛郎实情,让他好好照料一双儿女。在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之中被天兵天将带走。
痛苦的牛郎眼睁睁地看着织女被带走却无能为力,面对一双儿女的哭爹喊娘,他发了疯似的追赶妻子,可是怎么追得上呢?此时,跟在他身后的老牛开口说话了。它告诉牛郎:“我曾是天上的牛将军,因为过不习惯天上的生活,才逃下人间来的。”它要求牛郎把自己杀了,穿上他的牛皮,就可以带着孩子上天了。牛郎哪里肯杀了心爱相伴的老牛。老牛为了报答牛郎的喂养之恩,一头撞在石头上,气绝身亡。牛郎万分悲痛,只得照老牛的话做了。果然,穿上牛皮,牛郎就飞了起来。他用两个竹筐,挑着一双儿女腾云驾雾起来,到达了天宫。
消息传到王母娘娘那儿,这个狠心的老太婆,居然想出一个办法堂而皇之地阻止他们夫妻团圆。她让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站成一排,让牛郎去认,告诉他:认对了就让他们见面。牛郎一看七个相同的蒙面女子,顿时傻了眼。这时,两个孩子欢蹦乱跳地喊着:“妈妈……”孩子一眼就认出了妈妈,立即奔向织女的怀抱。原来,母子连心的血缘关系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见孩子认出了织女妈妈,还是不肯让织女回到人间,就又下令天强行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踩着云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就爬起来,再跌倒就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从头上拔出一支金簪在前面一划,牛郎和织女的中间立刻就出现了一道宽阔的银河。滔滔的银河水阻隔了这可怜的一家。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哭声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边观望的仙女和天神们也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
王母娘娘见此情此景,也为牛郎织女坚贞不屈的爱情场面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但只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日这一天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传说在秋夜繁星当空的时候,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这天,成群的喜鹊就会自然飞到天空为他们搭桥。鹊桥上,牛郎和织女团聚了。他们搂抱着儿女,悲喜交集,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要倾诉!听导游讲这样的故事,想像着这样的画面,你会是什么心情呢?传说七月七日的这天,人站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在悠悠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是否他们又在企盼着第二年七月七日早日到来呢?
还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和小伙们,有情人就会来到当年牛郎和织女生活过的地方走走;或者站在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祈祷自己能和心上人真心相爱,幸福美满,白头偕老,永不离分。
千古传奇,前尘人神之恋。相遇自缘起,相识乃缘续,相知是缘定。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3、走近珠海的渔女雕像
下面让我们走进广东,去到一个著名的经济开发区珠海,在这里有一座很出名的渔女雕像。这个雕像也有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你想了解吗,你想再次徜徉爱情美丽的伊甸园吗?那么请跟我来吧。
大家都知道,珠海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开发区。而且更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滨海城市,是个很适合情人携手畅游的地方,是百游不厌的好去处。据说这个城市非常有名的情侣路上最著名的当属那个“珠海渔女”雕像了。
关于“珠海渔女”,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南海龙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儿。她被香炉湾旖旎的自然风光迷住了,就假扮渔女来到人间,并与渔民海鹏私订终身。海鹏将信将疑,执意要仙女摘下维系生命的手镯做定情信物,可怜那小仙女为表明爱慕之心,毅然拉下手镯,旋即昏死在情人怀中……可怜,任海鹏呼天喊地,悲天恸地,但为时已晚。正所谓:本应相亲连理并蒂开,哪知信谗自毁佳姻缘。也该此二人行善修德,命不该如此悲凉。小龙女的这份执著的爱感动了九州长老。于是他引导海鹏采来一棵还魂仙草,用海鹏的鲜血浇灌其成长,如此救活了小仙女。从此,仙女成了真正的渔女。后来,他们就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生养繁衍了好多子孙。因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珠海渔女的传说,加上香炉湾原本是养珠产蚝的地方,所以珠海置县时,就取玉珠的珠和海鹏的海字命名——珠海。这是“珠海”名字的由来。怎么样,故事好听吧?
“珠海渔女”像位于珠海的香炉湾畔。珠海渔女石雕,有8.7米高,重10吨,用花岗岩石分70件组合而成,是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的杰作,据说渔女像是他按照自己初恋情人的样貌雕刻的,这又是另一段爱情故事了。塑像高耸,渔女披着渔网,双手高高地擎举着一颗晶莹璀璨的珍珠,带着微笑矗立在蓝天白云下,脚下是碧蓝的海水在轻轻地荡漾。
如果此时你正和心爱的人儿伫立在这座象征爱情的圣像之下,相信你一定会虔诚地许愿和你的他(她)永远相亲相爱的。
渔女像所在的情侣路,像一条飘逸的巨幅绸带,从珠海市东头的香洲蜿蜒逶迤至与澳门接壤的拱北口岸,依山势而傍海浪,景色十分秀丽。在这里,每天都有许多情侣相拥散步。其中有朝气蓬勃的年轻情侣,还有满头银发的老年夫妇。于是,爱情浪漫的气息就这样弥漫在空气中。
是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对某个人心存爱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不过爱要有胸襟,有气度。正如珠海渔女,只有爱到无怨无悔,才是践行了爱的最高境界。无论对方怎样对待这段感情,自己心里都能真正为对方考虑,才有资格说:我爱过。
珠海情侣路上每天最美的时候,就是夕阳快要下山时,火红的太阳在海面上逐渐下沉,发出红色的光芒……此时,恋人忘情拥吻,怎不令人陶醉在如此暮色中呢?……
4、走进武夷山的武夷精舍
仿佛还沉浸在美丽的人鱼相恋的故事之中,让我们先和刚才的浪漫场景说再见吧。让我们再次整装启程,去福建的武夷山,再去探访另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吧。
福建的武夷山不仅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还是一个人文荟萃的胜地。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了50多年,他与胡丽娘的爱情故事在当地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令人荡气回肠。
公元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五曲边上创办了武夷精舍。走进武夷精舍,就像走进了另一片天地,这里地势很平坦,竹林掩映,精舍坐落其中。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分别是朱熹自住和接待友人的地方。再往前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观善斋前,还有两座“晚对亭”和“铁笛亭”。这里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生机盎然。竹林、石池、溪流点缀其中,一道道瀑布从天游峰上流泻下来,银花飞溅,纷纷扬扬,引人入胜。
相传有一天,朱熹讲完学就到溪畔去散步,忽见一个俊俏的女子跪在他的脚下,请求收她为徒。朱熹起初不同意,但拗不过此女子的不依不饶,只好收了作罢。据说此女便是胡丽娘。久而久之,两个人就产生了儿女私情。于是俩人就千般恩爱,万般缠绵地生活在一起。可惜,还是好景不长,他们的美丽佳话被一个化身为艄公的乌龟精知道了,他便开始使坏。可怜的胡丽娘被打回原形死去,朱熹这才知道原来她是一只千年的狐狸。美人的名字胡丽娘,是否谐音“狐狸娘”呢?各位读者想想吧!
朱熹非常眷恋丽娘,就把她埋葬在武夷精舍后面的山上,因为这里景色优美。朱熹把丽娘葬在此处,是否也将自己浪漫的爱情一起葬在了这座美丽的仙山上了呢?据说,至今这个山上还有一个狐狸洞,也许就是丽娘的仙苑府邸吧。这尽管只是一个传说,但据史料记载,胡丽娘确有其人,她是朱熹的红颜知己,陪伴朱熹在武夷山著述立学讲课,后来病逝在当地。
故事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有着浪漫的色彩。今天的武夷精舍位于碧水萦绕的九曲溪畔的五曲,在这里铸就了朱熹的理学传奇,同时也是朱熹与胡丽娘的爱情发生地。如今这里已经还原成当年的样子,还有桌椅摆放在精舍中。当年,朱熹与丽娘就是在此处一边谈情说爱,一边读书教学,过着神仙眷侣一般的日子的。旧址还在,往事依稀。难怪乎丽娘不做狐仙,要为人身呢?
游人徜徉其中,无不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仿佛又看见两人相依相偎的情景,耳边似乎又回响起那朗朗的读书声。这时,也许每个人都会这样思考着:也许人一辈子都在寻找这样一个你爱的人,他就淹没在茫茫人海里,有时候你们也许一生都不会相逢;有时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氛围心境下,你和他就悄然地相遇了。于是,他就电光石火般照亮了你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缘。

5、倾听浙江上虞听梁祝化蝶的故事
最后,让我们走进浙江上虞去倾听另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吧,这就是闻名世界、享誉全球的梁祝化蝶的故事。这个被誉为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曾经感动了多少相恋的男女啊?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啊,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浙江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传说,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因为英台女儿身的缘故拒绝她外出求学。于是聪慧的祝小姐伪装成卜者,对祝员外说最好还是让英台出门求学,父亲竟然没有识认出是女儿红妆乔扮。面对女儿的执著,父亲只得勉强同意。于是她踏上了求学之旅。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绍兴书生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相渎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几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转眼之间,春去秋来,花落花开三整载。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深爱慕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英台是女儿身。时光就这样悄悄地行进着。后来,祝父思女,催英台速归,英台只得仓促回返家园。我们可以想像当时二人是何等相惜,不愿离分。特别是英台早已对山伯芳心以许,非山伯不嫁了。但是山伯却依然蒙在鼓里。所以在山伯相送英台的十八里途中,英台极尽暗示,托物寓意,但是忠厚质朴的山伯始终不明白英台的托身之意。他们一路的爱恨缠绵有歌为证,曰十八相送。没有办法,英台只得谎称自己家中还有小九妹长相和自己差不多,愿为媒妁,约定时日,嘱咐山伯早日来提亲。
可是山伯家贫,没有如期来提亲,而英台已经被父亲许配给鄞县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来到祝家,方知小九妹原来就是英台,无奈两人相拥痛哭,挥泪惜别。临别时,两人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这个也有歌为证,曰楼台会。我想自古至今再找不到这样悲殇的楼台了吧?呜呼,好不可怜!但最可怜的事情还在后边呢,二人分手之后:山伯回家就得相思之病,一命呜呼,岂不痛哉?英台也是每天以泪洗面,不寝不食以拒婚,誓死不嫁马文才。
当山伯亡故的噩耗传来,英台心灰意冷,答应嫁给马家,唯一的条件是出嫁之日要到山伯坟前去祭拜。祝父无奈,只好答应。果然,到了英台出嫁的这一天,她执意绕道山伯墓。英台早已抱定了随山伯去的决心。在祭拜山伯的墓,忽然之间就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炸裂为两半,英台一身素衣翩然入墓。突然之间坟墓又大合。又突然间,风停雨住,鲜花盛开满地,坟墓再次大开,两只彩蝶翩翩飞出,在阳光下越飞越高……
这,就是经典的梁祝化蝶的传说了。

千百年来,《梁祝》的故事经过了历代作家和民众的不断修改和再创作,成为了文学舞台上忠于爱情的典范。据不完全统计,梁祝读书处在全国就有五处,梁祝墓有九处,在宁波鄞县还有一处梁祝庙。
七夕将至,如果在旅程中安排一处典藏爱情故事的地方去走走,肯定会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何乐而不为呢?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七夕,愿你携着爱人的手,走一走这些美丽的有人文故事的具有古典色彩的土地,去感知一下那儿美丽的故事,相信你的爱情之路必将和你的爱情之旅一样的浪漫而温馨……

作 者 简 介
冯云香,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一级教师。笔名馨语馨愿,现为江山文学天涯诗语社团的社长。其创作以散文、随笔和小说为主。已经积累短篇文章近200篇,还创作一部10万余字的长篇小说《云儿》,累积文字不下100万,其作品大多收在江山文学个人文集中。本人曾参加全国散文诗歌大赛,获得优秀奖,也多次参加网络征文大赛获奖,最近有幸被江山文学评为十大明星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