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遗丨神奇的蝴蝶杯,盛满酒竟然“飞”起来了

蝴蝶杯是一种中国传统工艺品,属于中国古代饮器之一,以杯中"酒满蝶显,酒干蝶隐"的奇特视觉效果而千古流传,被世人美誉为"千金之宝"。蝴蝶杯在宋代就有记载,但是明代之后因战乱工艺失传。1979年,一只蝴蝶杯在侯马被发现。2006年,在侯马市民周尚明的研究下,蝴蝶杯技艺重现于世,荣获国家专利。之后,侯马蝴蝶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79年,在侯马市郊区崖口村的一村民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杯子。这个杯子腰细脚宽,色韵流光溢彩,看着这样奇特的杯子,他将杯子捡起来,并将其带回家中。一次,他发现了斟水满杯时,一只色彩娇艳的蝴蝶翩翩起舞,扇动着翅膀,犹如活了一般,而当水渐渐减少,飞蝶也逐渐隐匿消失。

一时间,很多人争相来看这个神奇的杯子,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经过文物部门相关专家鉴定,这个杯子正是绝迹千古奇葩"蝴蝶杯",之后,这个杯子陈列于侯马市展览馆,供群众观赏。

这个绝迹千年的杯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批曾在侯马插队的知青重返侯马,以个人力量组织开发蝴蝶杯,只可惜没有成功。之后侯马成立了陶瓷厂,调集研究人员悉心钻研"蝴蝶杯"技艺,但成品合格率只有2%左右。因投入巨大,收益却连日常开支都无法维持,该技艺的研究只能暂时停止。

1982年,周尚明转业到侯马工作。业余时间,他四处收集有关蝴蝶杯的资料。之后,受朋友之邀,他到侯马陶瓷厂帮忙,接触到了更多关于蝴蝶杯的信息,对蝴蝶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97年,他下岗在家,从事"蝴蝶杯"的研究工作。

蝴蝶杯工艺复杂,许多工艺无法实现,造成陶瓷蝴蝶杯成品合格率低。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走遍了长治、西安、唐山、石家庄、广州、武昌、景德镇等地,周尚明终于在2006年将蝴蝶杯研制成功,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制作这样一个精美杯子,也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首先选料非常的讲究,一般都需要天然的矿玉。料选好后,接下来经过切割、打磨、精修、抛光、合口、装配等复杂的过程。这个小小的杯体,要在手中至少翻腾上百次。因为玉质地凉,在制作过程中,也受气候影响,只有在天气好的时候,才能下料制作。在打磨的过程中,离不开水,而且手感非常的重要,稍微有点偏差,杯子就会碎,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活儿。

精心研究,深入发掘,周尚明弄清了古代艺人运用娴熟的"杯满蝶现,酒干蝶隐"的光学原理。关于原理,周尚明解释说:"杯脚里,细弹簧上装一彩蝶,杯子受到微小骚扰,彩蝶就会振动。杯底中央,嵌装一类似于凸透镜功能的东西。杯中无酒,彩蝶在凸透镜焦点之外。杯中斟酒,酒作用为一凹透镜。凸透镜与凹透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凸透镜。彩蝶便落在复合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彩蝶通过复合凸透镜形成放大虚像图,人就能清楚地看到放大了的蝴蝶。"

他从全世界一万多种蝴蝶中,挑选最美丽的品种彩绘制作,而且从香港专门购买特质的材质制作蝴蝶,成为了唯一可以显影的酒具,也成为名扬中外的工艺精品。

(0)

相关推荐

  • 蝴蝶儿•花丛彩蝶(山茱萸词)

    花丛彩蝶(山茱萸)/蝴蝶儿 文/暮色苍松 16.5.18 蝴蝶儿,向花栖. 素裙飘逸美人衣.惹人逐目迷. 风送清香气,春留喜信息. 芳丛叠翠掩竹篱.径深迟步夕.

  • 来吧!跟着兔子学物理--透镜及应其应用

    来吧!跟着兔子学物理--透镜及应其应用

  • 山西非遗丨一曲道情戏,劝化一方人

    山西非遗--道情戏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可以说在民间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映射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道情戏,就是其中之一. 道情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中的一个类别. ...

  • 山西非遗丨涅槃重生,一方砚台讲述一方水土

    绛州澄泥砚 你知道中国四大名砚吗?安徽歙(shè)砚.甘肃洮(táo)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 澄泥砚产于山西运城市绛县和晋城市一带.将泥淘洗,去除杂质,制成各种砚形坯,加上纹饰入窑焙烧而成. 淘洗 ...

  • 山西非遗丨芮城线腔

    关于线腔 线腔戏又称"线谱戏","线戏",俗称"线胡胡戏".是山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曲种.最早出现于汉.唐,并且有较大发展,繁盛于宋,距今已有 ...

  • 山西非遗丨妹妹上了大花轿

    骡驮轿 山西非遗 骡驮轿是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传统民间婚俗中的一种迎娶工具和婚俗习惯.骡驮轿,即骡驮的花轿,是用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的轿子. 由于黄土高原丘陵密布,黄河十八湾,交通十分不便.长城沿线道路 ...

  • 山西非遗丨针尖上的画作

    绒绣 绒绣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由于绒线本身没有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浑厚庄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基本针法与我国传统的打点绣针法(又名戳纱)相同. ...

  • 山西非遗丨左权开花调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左权开花调是起源于宋元时期,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的一种汉族山歌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左权开花调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的地 ...

  • 山西非遗丨舞台上的活化石,雁北耍孩儿

    耍孩儿 在我国山西大同地区有一个特别受欢迎的剧种,叫做"耍孩儿",又叫"咳咳腔".它是比南戏北曲.东柳西梆还要古老的一种戏曲表现形式.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六百多年 ...

  • 山西非遗丨霸王鞭

    霸王鞭是流传于山西省榆社县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遍及全县四镇五乡,它集舞蹈.武术.体育于一身,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欢乐祥和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群众体育性质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道具 霸王 ...

  • 山西非遗丨神池月饼,山西人的中秋味道

    神池月饼 山西做为一个注重吃的地区,自然少不了出名的吃食,中秋将近,大家也开始准备月饼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个山西名吃,而且还是被列入非遗的工艺,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中秋节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