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万对夫妻离婚,带来的不该是对婚姻的失望,而应是反思与成长
近几年,尽管离婚率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可在新公布的2019年离婚数据里,我们还是感觉到了震惊。2019年,我国有超过415万对夫妻选择了离婚,由此也被称为了离婚年。
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唏嘘与不安。很多人说看了这个数据之后对婚姻更加失望,更加没有安全感了。可我觉得,这个数据,带来的不该是我们对婚姻的失望,而应该是反思与成长。

为什么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离婚,说明了婚姻或多或少是存在问题的。离婚率的高低,其实并不能单纯说明婚姻能不能给你带来安全感,而应该去多方面考虑这个数据的含义。
纵向比较
离婚率的上升,首先是纵向比较出来的。现在比以前离婚的比例多,今年比去年离婚的比例多,我们就看作是离婚率上升了。
可这样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婚姻是不幸的,你是宁愿为了维持而痛苦煎熬,还是摆脱这份不幸重获新生?
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度,从封建时代的盲婚哑嫁一路走来,在那个充满愚昧和落后的年代,有多少人因为婚姻的不幸而痛苦隐忍一生。那个时候,离婚率自然是低的。

如今,我们发展了,进步了,人们的思想意识觉醒了,不再觉得婚姻是可以禁锢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尤其是女子,也有了为自己摆脱不幸婚姻的念头,这其实是一种好的现象。
当然,这样的进步是需要过程的,也难免会走弯路。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把离婚当作洪水猛兽,一听到离婚二字就认为是坏事。
但无论如何,离婚率的上升,不代表婚姻带给你的安全感降低了,而恰恰是有了更大的安全感。因为这意味着婚姻的选择,不再是决定一辈子命运的事,即便你选择错了,你也有改正的机会。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利用这个机会,去重新获得幸福。

横向比较
离婚率的升高,并不是我们的特色。你看那些发达国家,哪一个离婚率会比我们低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离婚率是跟生产力的发展挂钩的,生产力越进步,离婚率也就越高。
有人说这是因为吃得太饱了闲的没事干,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当人们的物质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不需要再为解决温饱挖空心思的时候,人们的精神文明也就开始提升了。
精神文明有了新的需求,人们对婚姻的质量也便有了更高要求。大家开始不愿意为了不如意的婚姻凑合,而是觉得人生短暂,该为追求幸福去努力。
物质的进步让我们不必再依靠婚姻中两个人搭伙才能维持生活,精神的进步让我们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从情感上不再依赖别人。所以当婚姻不能给我们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体验,那选择离婚也就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了。
因此,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婚,并不是婚姻变得脆弱了,也不是婚姻不能再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希望,而是,我们都在进步和成长。

如何增加婚姻的稳定性
既然离婚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是进步的体现,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增加婚姻的稳定性?这是两件事。也或者可以理解为客观和主观的区别。
人们的进步和发展会带来离婚率的升高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如果我们因为这个客观存在,去主观轻易离婚,那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所以,我们需要在认清客观状况的前提下,为增加婚姻的稳定性做主观努力。
增加婚姻稳定性,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责任感。
婚姻始于爱情,却受制于责任。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在婚姻中做好自己该做的,才能懂得包容和经营婚姻,也才能不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婚姻失望和放弃。
没有任何一份婚姻是永远完美的,当遇到挫折和麻烦,我们需要用责任感来扛起所有,度过眼前的危机,迎来美好的明天。

增加婚姻稳定性,需要我们树立对婚姻的信心。
现在很多人,一提起婚姻,就会连连摇头,说婚姻太脆弱了,不能共苦只能同甘的人太多。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的确是势利的,但大部分,却并非如此。你不能因为一些特殊的例子就去对婚姻失望,而是应该看到更多的美好的存在。
那些在艰难中患难与共的夫妻,真的有太多太多。你得对婚姻有信心,才有可能让婚姻沿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你自己先丧失了信心,又怎么可能做到努力经营婚姻呢?
增加婚姻稳定性,需要我们明白婚姻真实的样子。
婚姻不是童话,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柴米油盐和平淡琐碎。
如今的年轻人,都是被宠着长大的一代,缺乏真正的担当和承受能力。到了婚姻里,也幻想着能够处处如意,总有人为你遮风挡雨,而你自己却总是呼风唤雨。
这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婚姻真实的样子,是需要你们互相妥协着去过这一生,你需要承受必要的委屈,也需要承担疲惫和麻烦。
倘若你不明白这一点,只想着不让自己受任何委屈,那你的婚姻,必然是不能长久的。

当离婚率越来越高,你需要看到的,不是对婚姻的失望,而是要学会在婚姻中反思和成长。你需要明白,婚姻幸福这件事,于你来说,只有0和100%,至于离婚率如何,对个体而言根本毫无干系。
这也就是我只教你“增加婚姻稳定性”,而不是说“降低离婚率”的原因。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婚姻幸福,而不是让它成为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