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们可根据自身的“负面的情绪感受”(或其他方式)去找到去感应到“那痛苦的人”。这里原本的探寻与感应方法是略有复杂,那痛苦的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早期(含在子宫里)的自己...过去创伤中的自己...前世今生的自己(即巴夏所讲的平行生世里的平行生命)...自身DNA记忆里的父母或祖先...集体协议认同中的全人类...and so on...如何找到情绪感受背后的痛苦的人——正是学习《经脉情绪平衡法》的”难点”所在,刚开始时,可能是需要有导师亲自传导的,可能是需要经脉情绪平衡法的使用者花一些时间(或者很多时间)来习得的。而我正在计划以 “创造性的方法” 来跳过这个门槛,敬请期待本公众号里的后续关于“自在极意训练营”的相关文章。三、我们找到“那一个(或那些个)痛苦的人”后,我们可以以“非暴力沟通”去探知清楚他们的观点与情绪感受(从而形成一系列的陈述句)。如前文陈述句举例(被父亲拿棍子打)中,那个痛苦的人(那个初中时候的我)的观点是:父亲打我,以及“父亲拿那么粗的木棍打我”(这是我上初中时候所真实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