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900年前《圣济总录》认为啥原因?咋治疗?值得收藏
相关推荐
-
徐灵胎女科医案三则
徐灵胎女科医案三则
-
傅青主温经摄血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来源]源于清·傅青主<傅青主女科·调经·经水后期十六>. [组成]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皮,研续断一钱 [用法]水煎服 ...
-
每月大姨妈都不正常?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啥原因?咋治疗?
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128期 昨天的文章,分析了在<黄帝内经>里,是如何解读月经不调和治疗的,那个时候对于月经不调的认识还以症状来称呼,且把心脾损伤认为是导致女子不月的重要 ...
-
中医故事——《益母草、泽兰篇》清塘底养好鱼
<益母草.泽兰篇> ◎清塘底养好鱼 小指月问,爷爷,益母草和泽兰都能活血利水,它们有何不同? 爷爷说,益母草偏寒凉一些,活血利水.还能清热解毒,所以血水化热可以用它;而泽兰就偏温一点,所以 ...
-
养肾有良方,在《圣济总录》里记载了一个方...
养肾有良方,在<圣济总录>里记载了一个方子,给下元虚衰的人来带"福音" 下元,在中医里指肾气,下元亏虚常见有以下表现: 1.痰多声音嘶哑 2.膝软力弱 3.口干又不想喝 ...
-
中医古籍 圣济总录针灸门第三册 欢迎阅读
中医古籍 圣济总录针灸门第三册 欢迎阅读
-
《圣济总录》
脾瘅 论曰内经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 上溢故也. 治脾瘅口甘中满,兰草汤方 ...
-
宋代道教古籍经典——圣济总录之符禁门,上篇
<圣济总录>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下令编撰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圣济"二字就有皇帝亲恭,皇恩浩荡的意思.其中195~197卷专门收录了用于驱魔治病的各种符法与符咒,被称为符禁 ...
-
宋代道教古籍经典——圣济总录之符禁门,中篇
宋代道教古籍经典,<圣济总录之符禁门>,中.
-
宋代道教古籍经典——圣济总录之符禁门,下篇
圣济总录之符禁门,下篇.
-
古籍 圣济总录 (卷第一 运气甲子岁图) 宋·徽宗
书名:圣济总录 朝代:宋·徽宗 年份:公元1111-1117年 <目录> <篇名><政和圣济总录>序 属性:生者天地之大德,疾者有生之大患,方术者治疾之大法.昔者神 ...
-
圣济总录:伏梁--脘腹部痞满,肠道炎症
伏梁 论曰内经谓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至死,又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脐而痛,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夫气之所聚名曰聚,气之所积名曰积,聚阳气也, ...
-
道教民间经典古籍《圣济总录.卷196.符禁门》
道教民间经典古籍,<圣济总录.卷196.符禁门>,宋代编撰,和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