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人,善于牧羊,羊越来越多,乃至于成千上万

●30牧羊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善于牧羊,羊越来越多,乃至于成千上万,却很是悭贪,不肯让外人沾点儿光。这时有一个人精于诡计,就找机会,去与他交朋友,对他说:「如今我与你最为要好了,已经成了一体,再没分异之处了。我知道某家有一个好姑娘,我会替你去说媒,可让她来做你的妻子。」牧羊人听了欢喜,便给了他许多羊和财物。这人又对他说:「你妻子今日生了一个儿子。」牧羊人还没见到妻子,听见已生了儿子,心中大欢喜,又给了他财物。这人后来又对他说:「你儿子生了之后,于今日死了。」牧羊人听了这话,便大哭起来,嘘欷不已。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既修习经文了,出于名利的考虑,保守住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不肯为众人教化演说,受了这有漏身体的迷惑,妄求世间的欢乐,譬如自己的妻子儿女之类,受了这些欢乐的欺诳,从而丧失了善法。后来就丧失了身体的生命以及财物,便悲泣起来,产生了忧苦。如那个牧羊人,也是这样。

原典

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其人后复而与之言:「汝儿已生,今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既修多闻,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期世乐,如己妻息①,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后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如彼牧羊人,亦复如是。

注释

①息:子女。

源流

燕人生于燕而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哑然大笑,曰:「昔给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列子·周穆王》)

●31雇倩瓦师喻

译文

过去有位婆罗门师,想举办一场隆重的法会,对弟子说:「我需要一批瓦器,以供法会使用。你去替我雇请一位瓦师来,这可到市集上去寻觅。」那弟子即前往瓦师家去。这时有一人赶着驴负着瓦器到市场上去卖掉,那头驴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瓦器都打破了。此人回到家中,心里懊恼,就啼哭起来。婆罗门弟子见了,便问:「为何这般悲叹懊恼?」此人答道:「我用了种种善巧的方法,经过许多年的勤苦,方做成了瓦器。拉到市场上想卖,这头破驴子顷刻之间都把瓦器打砸了,所以我懊恼。」弟子听了,心中欣喜,想道:「这头驴真是好东西,历经久时做成的东西,顷刻之间就能把它破掉。如今我应把这头驴买下来。」瓦师很高兴,立即就把驴卖给他。弟子乘着回家来,师父问道:「你为什么不把瓦师带来,这驴子能派上什么用场?」弟子答道:「这头驴子胜过瓦师呢!瓦师历经久时做成的瓦器,它转眼就能打破。」这时师父呵责道:「你这愚痴之人,没有智慧。这驴的确是能一下子打破的,然而即使给它一百年辰光,也不能作出一个瓦器来。」

世间的人也是这样,虽则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家的供养,却毫无报偿,专做损害他人的事情,从来没有行过一点善。背恩的人也正是这样。

原典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①,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我雇倩②瓦师,诣市觅之。」时彼弟子往瓦师家。时有一人,驴负瓦器,至市欲卖。须臾之间,驴尽破之。还来家中,啼哭懊恼。弟子见已,而问之言:「何以悲叹懊恼如是?」其人答言:「我为方便③,勤苦积年,始得成器。诣市欲卖,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尔时弟子见闻是已,欢喜而言:「此驴乃是佳物,久时所作,须臾能破。我今当买此驴。」瓦师欢喜,即便卖与。乘来归家,师问之言:「汝何以不得瓦师将来,用是驴为?」弟子答言:「此驴胜于瓦师。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时师语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

注释

①大会:盛大的法会。

②倩:请。

③方便:善巧。

解说

破而不能成、不能立,则只有负面的意义。

(0)

相关推荐